当前位置:知更鸟 > 法律知识学习

金融炼金术在线阅读(金融炼金术在线阅读股票)

  • 法律知识学习
  • 2023-06-29 09:12:22
  • 0
  • 小付

第四章|Chapter4

国际债务问题

接上一篇:这一时期的美国银行,从外表来看,依然处于停滞状态。以合并和收购形式进行的业务扩张被严格地限制在条令许可的范围内。然而银行的内部结构却发生重大转变。银行控股公司的形式成为新的潮流。这种形式上的变化,使银行得以在控股公司这一层次上进一步运用杠杆操作,从而使资本与总资产的比值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此外,所谓的边缘法案的附则也免除了一些针对银行的律令制约。最大的市场在国外,因此,绝大多数公司的业务扩张都是国际性的,美国银行到海外寻求发展,而外国银行又纷纷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最为明显的列子就是花旗公司,它的收益中超过25%来自巴西。

当时也正是技术革新飞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业务效率,并且使许多此前难以想象的业务成为可能。仅仅10年时间,银行的业务已经大大复杂化了,人们发明并应用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和技术方法。这一潮流延续至今,节奏还在不断加快。

银行业管理机构的工作是颇为棘手的,既要跟上日新月异的变革,又要顺应竞争国际的潮流。平心而论,嘲笑管理机构总要比一线人员慢一拍是不公正的。因为银行家们总是能够在各种各样律令之间寻找漏洞,他们对此驾轻就熟。

在国际竞技场场上,管理当局自然无意妨碍本国银行取得公平的竞争地位。管制的解除,加上各家银行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于是市场飞速地发展起来了。因为急于获得交易机会,这些银行几乎很少挑剔条件,借债国为获得贷款而提供的必要资料少的可怜,一些银行甚至不知道贷款对象在其他银行的借款数额。

债务国家在遇到国际收支平衡方面的麻烦时,更愿意去找商业银行而不是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商业银行发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所确定的国际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智能。他们向欠发达国家的所转移的资金数额上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机构所愿意承担的要大得多,而他们对债务国国内事务的干涉却要少得多。难怪很多欠发达国家根本就不加入国际货币组织!主要的工业国家,如英国等,往往喜欢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发展中国家宁愿诉诸商业银行,因为同他们打交道要容易的多。在1973年至1979年间,国际信贷规模的确有了爆炸性的增长,它成为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通货膨胀的根源,而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达到高潮。

回顾当时的情景,借款显然未能明智地使用这些贷款。好一点的,用它们去建造漂亮却毫无用处的大东西,像巴西的伊泰普水电站;等而下之的则用以购置军火,那么就用它来维持不现实的高汇率,像“南锥体”国家阿根廷和智利。可是,当时人们未意识到这种行为的愚蠢,事实上,巴西经济还因此而被誉为巴西奇迹,而智利则作为货币学派发挥效力的典范备受称赞。

国际贷款业务增长得如此之快,参与其中的银行都有些扩张过度:它们的资本与储备跟不上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但其贷款业务的质量仍相当高----至少从表面来看如此。而在整个形势中最令人难以理解之处于,尽管债务国际的总债务负担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它们却总是能够设法满足那些用以衡量其信用状况的商业标准。

银行用这样一些比率,列如,外债与出口值之比,还本付息额与出口值之比,作为信用状况的衡量尺度。银行的国际贷款活动推动了一个自我加强与自我支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债务国的偿债能力不断增强,如果按上面这些比率来算,那么几乎同债务的增长一样快。

这一过程得以发展的要害在于,20世纪70年代期间过低的最终成为负数的实际利率。既然欧洲货币政策产生直接的影响。当银行结束了欧佩克石油盈余的运作而转向创造信贷的时候,美国还在继续其放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开始贬值,利率跟不上物价的上涨。实际利率的下降降低了还本付息的费用,却加强了借款国的信用度,同时也吊起了它们继续举债的胃口。信贷的扩张刺激了全球经济和出口贸易的问题,国际市场对欠发达国家出口商品的强劲需求令它们大喜过望,这样一来,它们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贸易条件。下跌的实际利率、扩张的世界贸易,不断提高的商品价格,再加上贬值的美元,这一切都鼓励了债务国,并给予它们增加其负债额的机会。

自我支持的信贷扩张(简写为通货膨胀)在许多方面是不健康的。工资和物价加速上涨,国际收支的赤字与盈余长期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日益恶化。许多银行贷款直接资助的投资项目都是错误的,债务人的信用水平是虚幻的。然而,只要这一过程还能够有效地支持自身,世界经济就会持续繁荣下去。消费仍然高涨,低利率打击了储蓄,廉价的贷款刺激了投资,货币摇身一变就转化为不动产。高消费、高库存的投资活动为空前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市场的繁荣促进了能源的需求,欧佩克国家日益富有,他们不再那么急于获得外汇收入了。既然实际利率是负数,那么把石油存在地下比之把现金存入银行要有利的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1979年伊朗石油生产遭到破坏后,立刻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及石油价格的再度剧烈上涨。

这一次各国的反应可就大不一样了。通货膨胀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尤其是在美国和英国。欧洲大陆和日本则因为执行了比较严厉的货币政策以及允许本币升值,从而避免了通货膨胀的打击。由于油价盯住美元,欧洲和日本的进出口石油费用降低了;同时,又因为没有通货膨胀的威胁,所以尽管本币升值,他们的出口产品仍然富于竞争力。美英两国则正好相反,他们积累了大量的预算和贸易赤字,通货膨胀成为极其严重的问题。英国已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了求助:而美国,由于在实际上控制着世界储备货币,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膨胀通货的同时免受其害。不过,通货膨胀在国内国际却导致了政治偏好的转移。总之,通货膨胀的幽灵比衰退更可怕。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也相应的开始趋于严厉,甚至在经济已经陷入下滑时仍未放送。

货币主义开始成为指导经济政策的法则。在此之前,中央银行总是借助于控制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而现在,重点转向了控制货币投放量,利率放开了。不幸的是,利率一下子升到了不可思议的高水平。这主要是因为财政政策仍然保持扩张刺激,只有极为严厉的货币政策才能控制货币供应的高速增长。

财政政策受供应学派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它认为低税率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从而消除可能导致的对预算的冲击,而赤字则可以通过消减政府开支来加以限制。然而,在减税的同时增加国防支出的决定,使得平衡预算的目标成为不可能。膨胀的预算赤字同严厉的货币控制目标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利率的急剧上升。高利率令减税带来的刺激效应化为乌有,预算赤字进一步扩大,整个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

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债务国雪上加霜:石油价格上升,产品价格下跌,利率居高不下,美元强劲上升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他们陷入了最后一轮疯狂的举债竞赛,其结果是债务总额又增加了30%。而标志其信用等级的各种比率却急剧下跌,波兰和福克兰群岛的形式令市场信心大打折扣。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银行还会继续放贷,但已经十分勉强了。还款期限缩短了,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支付困难。紧接着就是1982年墨西哥债务危机的爆发,再也没有人愿意想举债国提供贷款了。债务国的状况比大多数银行所意识到的要严重得多。列如,巴西一直在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筹资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而有关银行对此却一无所知。国际贷款遂由繁荣转入萧条。


捷信金融简介(捷信金融介绍)

南京捷信金融(南京捷信金融公司简介)

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排斥理论)

俄罗斯有哪些虚拟货币公司

金融银行贷款(金融银行贷款业务)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炼金术在线阅读(金融炼金术在线阅读股票)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361623.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7月20日星期四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

首页 找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