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1月,中金所推出沪深300指数期权仿真交易以来,至今已近6年,但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期权仍然是一种较为陌生的金融衍生品。
实际上,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期权已经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交投十分活跃。但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只有股票指数期权(且为仿真交易),暂时还没有个股期权。
不过,股龄在10年以上的老股民们或许还记得,我国曾经推出过一款类似个股期权的产品,叫做“权证”,市场还一度趋之若鹜。今天,咱们就聊聊权证。
权证这个概念,很像香港的涡轮,二者都是赋予持有者是否按约定价格进行交易的选择权利。直到现在,香港股市还有涡轮交易。
涡轮其实就是英文权证(warrant)的音译,也就是好像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样,不仅能输出更大功率,同时还不费油,具有“高杠杆、不费钱”的特征。
一个权证或期权市场上存在三类角色:创设人、交易者和交易所。我们举个形象的例子。
大家都听过灰姑娘的童话。在这个故事里,王子就是合约创设人,即卖出合约的人。能穿上那只水晶鞋子的姑娘们就都是交易者。
如果这只鞋子可以自由地买卖交易,价格随王子的身价波动,那交易鞋子的场所就是交易所。王子的承诺期是一年,那么一年之后就是权证到期日。届时,穿上鞋子并找王子兑现承诺的交易者就取得王妃的身份,这就是期权或权证的基本逻辑。
虽然权证和期权看起来很相似,但二者仍有以下区别:
一、发行主体不同
根据期交易规则权,每个投资者理论上都可以成为创设期权合约的人,即合约的义务方;但对于权证而言,只有信誉足够好的上市公司,或保险、券商这类金融机构才能创设权证。
二、交易标的物不同
期权的标的物(基础资产)可以是各种商品、股票、指数等等;而权证标的物只能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大家熟悉的股权激励,其实就是一种权证,承诺在某种情况下给予员工相应的股份权利,以做激励。
三、合约标准化程度不同
期权是非常严格的“标准化合约”,合约条款由交易所制定的;权证合约的设计更加自由,创设人可以自己决定,在交易所报备即可。
四、发行数量不同
期权的创设者可以一次性发行多张期权,如不同期限、不同标的物;但权证的创设数量是有限的,上市公司不能随心所欲的创设权证合约。
五、行权后的影响不同
期权的行权,往往不涉及股份的变动。而权证在行权时,上市公司一般要增发新股,从而有可能因总股本的扩大而导致股票的价值被稀释,这是股东们所不喜欢的。
当初蘑菇街赴美上市之后,老员工就在朋友圈发长文痛斥创始人将员工期权池稀释25倍,导致员工无法实现财务自由,甚至连房子都买不起。
2005年前后,我国股市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即让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但由于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非常低,所以一旦解禁,投资者们普遍担心会给股价造成很大压力。
这个时候,权证应运而生,尤其是认沽权证(卖权),目的是为了保护那些以高价购买流通股的散户股东们。而且,权证还为投资者提供了极佳的交易规则:0印花税、T+0交易。
但是,权证远非当初预想的那样成为调节市场的工具,反而成为被疯狂炒作的对象。2006年,大批投机资金涌入权证交易,甚至一度促使我国权证成交量跃居全球首位,而此时市场中只有约20只可交易的权证品种。
2007年6月的首个交易日,17只可交易的权证平均每只成交80.7亿元,这超过了当日沪市所有股票、基金的成交额,令人叹为观止。
根据权证的交易规则,权证到期日如果不能行权,最终价值会归零。但当时的市场对权证已近乎疯狂,即便在行权日的当天,还有投资者高位接盘价值即将归零的权证,大多数散户甚至不知道自己买的是权证,只当做股票来炒。
这是种典型的“博傻”,大家都相信自己不会是那个最傻的人,最后一定能全身而退。就好像当初的“钾肥权证”,盘中拉升营造赚钱效应,尾市杀跌归零,无脑买入的韭菜们几乎血本无归。
权证的疯狂,让监管意识到大量散户是缺乏风险意识的,他们眼中只会权证市场上的一夜暴富,但一旦参与,结局往往是亏得以他护体。所以2008年之后,证监会之间叫停了权证的创设。
在这之后,个别商业银行曾推出过场外期权合约,实行一对一报价交易,但由于种类稀少且缺乏流动性,参与者寥寥。
直到2015年,我国来到了“期权元年”,中金交易所正式推出了股票指数期权。2018年末,上交所也表示即将增加个股的期权品种,构建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期权是一个成熟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套期保值、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都有重大的意义。从某种程度来说,个股期权也能起到对冲风险、保护个股资产的作用。
总之,我们虽然贵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但期权的发展却还处在婴儿期,所以要想真正建设成熟的资本市场,制·度的设计者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16年婚姻法 房产名字,16年婚姻法 房产名字怎么改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权证是什么(认股权证意思通俗解释)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26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