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1年,旧的《继承法》已退出历史舞台。今年开始实施的《民法典》,有关财富继承新规发生了许多变化,更与每家房产继承密切相关。因此只要家里有房的,不管是父母或子女,都有必要提前了解引起重视。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整理解读。
《民法典》增加了2种合法有效的立遗嘱方式: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如果老人不识字或不方便前往公证处订立遗嘱的,可以用手机拍一段短视频录像或通过打印的方式订立遗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几乎是人手一个,打印更好实现,哪种方便就用哪种。
但需要注意,两种方式都需要有两个人以上在场作为见证人,并且需要注明年月日。
为防止老人被胁迫订立不符合内心真实意愿的遗嘱,民法典新规要求,必须有2名或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不能作为见证人。
当继承人做错事后又有悔改表现的,并得到了被继承人的谅解和宽恕,法律可以恢复其继承权。
但也并非所有继承人都能得到宽恕与原谅。根据《民法典》最新规定,当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或者遗弃被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出现严重侵害被继承人、继承人生命权益的行为时,将丧失继承权。
以后父母的房产不一定只能留给子女!《民法典》已经明确规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均可以成为扶养人并获得遗产。
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扶养人照顾自己,签订遗赠抚养协议,同时也有义务在离世后将遗产赠与扶养人。
像前段时间引发关注的新闻:“上海88岁独居老人王老伯将自己300万元房产送给水果摊主”,正是由于双方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
《民法典》规定,当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遗嘱继承并存时,应当优先执行遗赠扶养协议处理所涉遗产。
过去公证遗嘱法律效力最高。不管子女们持有任何形式的遗嘱,只要有公证遗嘱的存在,最后房产继承分配都会以公证为准。但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取消了这一规定,改为:
也就是说,按照时间排序,哪个遗嘱最新,就按照这个遗嘱执行。
在法定继承人方面,子女被安排在第一顺位继承人里,后面还有第二顺位继承人。《民法典》新规扩大了法定继承人范围:新增了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作为代位继承人,可以依法继承房产。
但这并不意味着侄甥们就能与自己的孩子分房子。
根据法定继承顺序,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才有权继承房产: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你的配偶、子女、父母都不在了;而且你的兄弟姐妹也先于你离世……
只要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或孩子或父母仍健在,就轮不到别人来继承。
继承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而且遗嘱继承享有效力优先性。在并未订立遗嘱的情况下,一般法定继承按顺序进行。
因此,为避免后续引发纠纷,建议在精神尚可时提前订立遗嘱安排好相关房产继承事宜,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法律人士。毕竟遗嘱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法律文书,如果内容书写不当,可能会影响其法律效力,导致后续继承无法顺利进行。
《民法典》新增了房产“居住权”的用益物权。居住权通过遗嘱、签订书面合同和向登记机关登记后设立。
当房屋居住权设立后,即便子女继承了该房屋,也不能把居住权人赶走。只有当居住权期届满或居住权人死亡后,居住权才消失。
被继承人与他人共有的房产中,属于他人的部分。比较常见的情况有:父母共有的房产。
举个例子,老张夫妇有两个子女A和B。妻子离开后,未留下遗嘱,老张此后与其中一名子女生活。
后来,老张立下遗嘱后也走了,遗嘱明确房产归一起生活的子女A,那么子女B是否就无法继承房产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妻子当时未立遗嘱,按照第一顺位继承人原则,老高、A子女、B子女平分妻子的1/2房产,即3人各分得1/6房产。而老高的遗嘱只能决定2/3(自己本身的1/2+从妻子那里分得的1/6)房屋产权。
根据相关规定,个人对公有住房只享有使用权,产权归国家或单位所有,因此不属于个人遗产。
不过,如果公房“房改”后转为产权房,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了。
现在城市建设的新趋势是旧改替代棚改,大拆大建成为过去式,而那些留下来的房子也不会凭空消失。按照阿里创始人马云的说法,预测未来一对年轻人起码可以继承5套房产。
因此关于房产继承的变化新规确实应当引起重视。或许顺利继承现有的房子固然重要,但回过头想,父母花费半生积蓄换来了几代人的安乐窝也并非易事,作为子女还是更应多尽孝道与陪伴,更好地让父母安享晚年。
婚姻法土地继承法,婚姻法 继承法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继承法意见现在还有效吗(2023年最新遗产继承法讲解)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30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