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意愿低下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但频繁刷屏的各类人口数据仍不断刺激人们神经。
最新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21》。这份年鉴显示:202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眼下,各省份正在密集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三孩时代下,以延长产假、陪产假、育儿假为主的鼓励政策正在酝酿出台。
截至2021年11月26日,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不完全统计,在21个省份或表决通过或仍是修正草案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5个省份延长了女性产假,分别是江西、北京、上海、浙江、湖北;有4个省份延长了男性陪产假,分别是江西、安徽、宁夏(尚未通过)、辽宁(尚未通过)。
针对部分省份出现“女性产假没增多,男性陪产假变长”的现象,湖南省给出了官方修改理由:女性假期过长有可能影响女性就业,从长远看不利于维护和发展女性权益。
其实,延长男性陪产假是一种可喜的变化,这意味着生育不再是女性单方面的事儿,社会和家庭在对女性育儿提供更多支持。
另外,部分省份对于夫妻异地生活、生育二胎/三胎、参加孕检等情形,额外给予产假或护理假。在浙江,女方生一孩共可休产假158天,二孩、三孩各188天。在河北,女方生一孩、二孩各可休产假158天,三孩188天。陕西的脚步迈得更大,根据《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女职工生育三孩的,再给予半年奖励假,其配偶增加护理假十五天。
不过,即便是部分地区延长了假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产假、陪产假规模仍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加州大学世界政策分析中心(World Policy Analysis Center)的相关数据提供了佐证。该中心截至201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有薪产假为29周,平均有薪陪产假为16周。
下图呈现了2020年GDP前20名的国家,新手父母拥有的有薪产假、陪产假天数以及该国的总生育率(女性人均生育数)。
除了延长产假和陪产假,各地新出台的育儿假政策亦颇受关注。
与产假、陪产假夫妻双方悬殊的假期天数不同,绝大多数省份出台的育儿假明确规定给予夫妻双方每年相同天数假期,以期共同分担育儿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省份除了提供常规按天计数的育儿假外,也开始探索更灵活、人性化的育儿假安排。
重庆在11月25日通过的《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明确给出两种育儿假,条例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职工,在产假或者护理假期满后,经单位批准,夫妻一方可以休育儿假至子女一周岁止,或者夫妻双方可以在子女六周岁前每年各累计休5至10天的育儿假。
一些探究人们对于生育保障的不同政策工具包偏好的论文给出了答案。
一份2021年发表在《人口研究》上的论文基于陕西省西安市919份问卷调查,归纳出育龄人群对于包括托育服务、二孩税收减免、二孩现金补贴、延长产假、延长陪产假、养育指导在内的多种政策偏好。
该论文指出上述政策可以分成三个需求层次,其中:
托育服务在第一层次,即若增加托育服务供给,育龄人群满意度不会大幅提高,若不增加托育服务供给,育龄人群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二孩税收减免在第二层次,即若提供该政策,育龄人群满意度会提高,若不提供该政策,育龄人群满意度会降低。
养育指导、延长产假、延长陪产假以及二孩现金补贴处在第三层次,即若提供这些政策,育龄人群满意度会提高,若不提供这些政策, 育龄人群满意度并不会明显降低。
不过,人们也没必要高估政策支持对于生育意愿的影响。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社会学系副教授蔡泳指出:增加产假、改革教育制度、改善住房制度等手段对生育率会有一些促进作用,但只能治标不治本,不解决根本性问题。
以日本为例。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生育率持续下降,日本政府采取了多种生育措施,包括推行育儿补贴、成立更多育儿中心、推行带薪的育儿假,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日本生育率长期低迷。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也持类似观点。
他认为社会上有人提出“不生孩子就要多收税”,还有人提出“生一个孩子给一套房子”等,这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不仅缺乏可操作性,更缺乏对人口规律的了解。他指出:人口并非原因,而是结果,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重庆婚姻法法产假 重庆婚姻法休假规定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二胎有陪产假吗多少天(国家规定二胎陪产假)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28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