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更鸟 > 物业管理合同

湖北金融投资(湖北金融投资公司领导班子)

  • 物业管理合同
  • 2023-08-04 12:28:55
  • 0
  • 小付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湖北省共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7家,占全省上市公司总数的34%,其中,2021年新增20家,新增数和境内IPO首发数均创历史最好成绩;直接融资(不含地方政府债)五年来共增加2500多亿元,由2018年的4462.48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6969.28亿元,呈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湖北省如何推动资本与产业融合?产业支持做了哪些工作?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段银弟。

资本市场风景线丨着力夯实金融支撑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专访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段银弟

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段银弟 图片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证券时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此,湖北有哪些做法?

段银弟: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质效。其中涉及到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金融功能深化与金融监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金融助力区域协调发展、金融市场开放、金融赋能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推动共同富裕、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金融安全稳定等9个方面31条细项,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地方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战场,更需要更好地发挥枢纽作用,担当历史使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形势下的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部署的重要任务,这两项任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当前,我局正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基本遵循,结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打造“三高地两基地”战略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以金融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供给,提升金融资源配置和要素服务保障功能,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畅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投融资协同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等新经济领域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湖北省目前重点打造的产业有哪些?这些产业的融资渠道是否畅通?直接融资发展状况如何?

段银弟:作为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大省,“湖北制造”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和鲜明底色,也是资本市场“湖北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省正在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及转型方向,围绕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现代化工及能源、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先进材料、节能环保、现代金融等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以及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北斗应用等20个特色产业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实施16条产业链链长制,建立产业链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融资清单,落实援企惠企、减负清欠等相关政策,协调银行、融资担保、证券、基金、创投等金融机构,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产融对接、投融资对接等系列活动,为产业链链主企业、上下游企业注入金融活水。由我局牵头建设的“鄂融通”融资平台,现入驻金融机构2515家,汇集1959个金融产品,实现融资总金额达4719亿元。

近年来,我局把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措施,采取推动不同企业到不同市场上市挂牌融资、扩大各类债券发行规模、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引导各类基金加大股权投资力度等方式,全力推动直接融资增量扩面提质。2022年,全省直接融资总额首次逼近7000亿元大关,达6969.28亿元,其中债券融资6513.35亿元,同比增长7.48%,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境内上市公司首发融资179.37亿元,为历史最好成绩;新三板挂牌企业242家,排名全国第七位;四板挂牌企业6376家,累计实现融资1692.12亿元。140家境内上市公司中,制造业77家,占上市公司比重的55%。

证券时报记者:为支持科技创新等新经济领域发展,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在推动创新、产业和资本衔接、构建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段银弟:为进一步加快企业创新发展,提升科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我省出台了支持科创企业发展“1+N”政策体系,对科创企业实施精准滴灌。

一是提升科创金融服务功能。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常态化开展“金融早春行”,提高科创企业融资便利度;建立科技型企业信贷审批授权专属流程,将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指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面推进建设“企业金融服务方舱”,搭建开放式政银企服务平台,积极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纾困解难。

二是加大新兴产业创投领域的投入力度。出台吸引创投产业在湖北聚集发展的专项政策,搭建科创企业与创投机构、各类资本对接平台,引入优势资源,推动科创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光谷科创大走廊等重点区域,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作用,增强对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的硬科技、创新难度大领域的扶持力度和稳定性。

三是发挥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组织举办长江资本大会暨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沪深交易所服务湖北周、全省专精特新企业投融资对接和债券融资专题培训等系列省级重大活动,为科创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围绕武汉科创中心建设,制定支持武汉推进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实施方案,推动更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优做强。引导支持上市公司用好资本市场工具,通过优先股、可转债等多元化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引领湖北经济转型升级。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1.35万亿元,是2012年末4076.9亿元的3倍,实现营业收入7339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净利润477亿元,同比增长28%,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9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136.07亿元。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基本盘”、转型发展“领跑者”角色的作用更加凸显。

四是构建科技融资担保体系。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湖北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组建省市县科技融资担保专营机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均已设立科技担保业务部,覆盖全省的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初步形成。优化科技担保政银担分险模式,已有52个市县加入“4222”科技融资担保新型政银担合作,省科担信用担保占比达97.5%,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股权质押和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增信业务纵深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省科技担保业务在保笔数5747笔,在保金额165.72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56%、156.65%。

打造绿色金融资源聚集高地

证券时报记者:《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打造东湖科创金融、双碳绿色发展、中部资本市场“三个高地”,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了哪些布局?成效如何?

段银弟:目前,湖北着力打造的“三个高地”经济发展新引擎已夯基垒台、全面起势。

一是以提升“硬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增强制造业全球竞争力为主线,以开放合作创新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东湖科学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为主阵地的各项创新试点工作见势成效。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运行,国家级研究中心、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8家;东湖高新区现已集聚科技银行专营机构32家,位于全国第一方阵,对接认领光谷3437家“无贷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100亿元的光谷创投引导基金,正在围绕重点产业打造总规模500亿元的创投子基金集群;光谷“光芯屏端网”和大健康产业规模分别超过7000亿元和4000亿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底,光谷上市公司总数达62家,占全省上市公司总量的37%,上市公司发源地和集聚地引领作用明显。

二是为加快打造“双碳”绿色金融资源聚集高地,2022年我省出台了金融支持湖北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12条具体支持措施,组织金融机构用好用足两项绿色货币政策工具,提升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服务水平,扩大绿色贷款和创新类绿色金融产品业务规模,支持绿色债券市场和碳市场有序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省绿色贷款余额9792亿元,同比增长3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创设“鄂绿融”专项政策工具,单列1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专项支持金融机构加大绿色领域信贷投放,并在全国首创了5只碳基金,其中武汉市成立了两只各100亿元的碳达峰基金和碳中和基金。

三是围绕新增一批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引进一批功能性总部机构、做强一批龙头骨干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形成种类齐全、功能突出、管理科学的现代金融体系,打造中部资本市场高地成效明显,上交所中部基地、深交所湖北基地、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湖北基地先后在我省落地运行,一批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和区域性总部加快向我省聚集。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证券经营机构448家、期货机构72家,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11家,共计管理基金1195只,管理基金规模2318.57亿元。

深度挖掘优质上市后备资源

证券时报记者:在推进企业上市方面取得哪些成效?有哪些经验?还有哪些亟待完善的环节?

段银弟:近年来,湖北牢固树立“抓上市,就是抓发展、抓创新、抓未来”理念,按照“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上市公司数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8年全省新增上市公司8家,是2017年的4倍;2020年、2021年分别新增上市公司10家、20家,均为上年的2倍;2022新增上市公司和过会过审待发企业21家,其中首发上市12家。截至目前,全省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67家,其中境内140家,全国和中部排名均上升1位,位居全国第10、中部第2,境外27家。另外,还有7家过会过审待发、15家在会在审、54家在辅企业。

为加快推动更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湖北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积极为企业上市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保驾护航。

加强政策支持方面,相继出台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推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措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制度及操作指南、企业上市奖励实施办法、资本市场建设“楚天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配套建立推进企业上市专项工作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市州领导包保联系机制、证券公司保荐代表人联系市州机制、资本市场年度目标考核通报机制,加强政策全方位保障和服务全过程支持。

后备资源培育方面,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市州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分行业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培育机制,组建一支资质优、能力强、服务好的专家顾问团,通过授课培训、上门“把脉问诊”、日常沟通咨询、集中研判等形式,定期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专业、客观的智库服务。

降低上市成本方面,省级层面修订了企业上市分阶段奖励办法,将北交所上市纳入奖励范畴,奖励额度由原来的4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再融资最高奖励300万元;市州和县(市区)两级最高奖励可达2000万元,并实行企业上市奖励无申请兑付。

优化上市生态方面,对企业上市进程中涉及的用地指标、税收延期缴纳、合规证明、历史沿革确认等重大难点问题,畅通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一站式服务,推动问题限时解决。

强化督办落实方面,每年印发资本市场建设工作要点,分解下达工作任务,对各市州资本市场建设情况实行一月一报告、一季一通报;对工作进展滞后的市州,采取提醒、督办和约谈方式,督促指导各地层层落实推进企业上市各项帮扶措施,并将各市州资本市场指标体系纳入省委、省政府考核评价项目,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防范化解上市公司风险方面,认真履行上市公司风险处置工作专班办公室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风险预警监测、定期会商、提醒约谈和分类处置机制,指导督促属地采取资产重组、破产重整、基金纾困、债委会、再融资等多元化途径,一企一策化解重点上市公司风险。2021年以来,先后帮助双环科技、华昌达、盈方微、凯瑞德4家上市公司脱星摘帽,成功解除退市风险。

近年来,我省虽然在推进企业上市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省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与先进省市相比,上市公司增量提质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武汉一枝独大,占全省上市公司比重的55.7%,少数市州至今尚无上市公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政府引导基金围绕重点产业设置专项基金较少,投向不够聚焦,在支持重点企业、初创企业方面作用发挥不够,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在上市后备资源梯次培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储备情况如何?

段银弟:上市队伍的扩容,与上市后备资源的打造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局大力实施上市后备企业“楚天种子”赋能提升行动,积极为资本市场发展增添后劲。

推动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813”目标

证券时报记者:“十四五”末湖北金融和资本市场发展将达什么目标?

段银弟:下一步,我局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关于金融工作部署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要求,力争到2025年,推动全省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813”目标,即: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县域贷款余额、直接融资规模、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规模、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后备企业数量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润总额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八个倍增”;武汉市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一个中心”;打造东湖科创金融、双碳绿色金融、中部资本市场“三个高地”。

金融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金融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占全省GDP比重达到8.5%左右,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12万亿元,贷款增幅领先中部、高于全国。资本市场综合实力在中部处于领先水平,直接融资突破1万亿元,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30家,上市后备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以上,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3700亿元。

依托武汉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个中心”建设契机,打造全国一流科创金融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到6500亿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充分发挥“中碳登”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功能完备、机制完善、交易活跃的全国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普惠金融、县域金融加快发展,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1万亿元,县域贷款余额达到2.5万亿元;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显著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常态化长效化,金融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责编:叶舒筠

直播预告



<

湖北金融投资(湖北金融投资公司领导班子)

资本与金融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湖北金融投资(湖北金融投资公司领导班子)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373383.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8月03日星期五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

首页 找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