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的家在远离乡村中心地段的半山坡,爷爷、父亲和他,祖孙三代住在两间毛坯水泥房里,家里没有衣柜,衣服、被褥垫着塑料袋堆放在房间的角落,久未打扫的地面散落着插排、充电线、烟头和废纸。
他是安吴龙泉明日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明日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父亲有精神疾病,妈妈离家出走,爷爷患有骨膜炎,只能靠拄拐走路。家里依靠低保和30只“扶贫羊”的羊奶收入为生。
和同龄孩子相比,陈康长得又瘦又小。班主任徐旻记得,他刚来学校的时候,“普通娃吃一个馍就饱了,他吃完一个还要在抽屉里藏一个,好像一直吃不饱”。二年级语文课讲到《中国美食》这篇课文,徐旻让学生举例一些中国美食,他吞吐半天,说:“我一个都没有吃过。”
尽管在陈康家几百米外就有一所公办小学,但爷爷陈力执意把他送到离家3公里的明日实验小学念书。
明日实验小学正门口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刘昱秀 图(除特殊标注外)
这所小学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安吴镇雒仵村南,在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前,是安吴镇中心小学下辖10所小学中唯一提供住宿的学校。全校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200名学生中近160人住校,每两周放假一次。
陈力说:“如果去了其他学校,家长要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夏天中午还要接他回家午休,我们家庭没这条件。”陈康的父亲和爷爷都只有小学文化,“(在家里)辅导不了娃作业,也怕娃学坏。”
明日实验小学70%以上的生源来自安吴镇当地,大多数家庭靠种植小麦、玉米和大棚蔬菜为生,也有不少孩子的父母在江浙、广东等地的电子厂打工或做点小生意。学校的生源以留守、单亲、缺亲、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主,校长牛明珠说,其中留守儿童的占比超过60%,而这些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也更容易出现心智发育迟缓、自我约束能力差、性格内向敏感等问题。
走进学校,可以看到土操场四周被葱郁的槐树包围,操场旁边的乒乓球台由砖和水泥板砌成,台子中间堆放着几块红砖充当球网。学校共有19间学生宿舍,每间宿舍摆放着五六套上下铺的铁架子床,宿舍里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小小的天窗,门口用棉被当门帘,隔热防寒。
建校的34年里,这所民办学校接收了许多“掉队”的孩子,而经济问题长期困扰着牛明珠和学校老师。到今年夏天,学校迎来了被关停的命运——因办学不达标,秋季起,明日实验小学不再招生,现有在校学生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分流。
7月20日,泾阳县教育局副局长贺详宁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明日实验小学部分学生的住宿需求,分流方案除就近入学外,增设到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燕王中学就读、在安吴镇龙泉中学增设一到四年级住宿(五六年级已纳入初中)两个选项。贺详宁说,新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会比明日实验小学提高很多。
明日实验小学里,由砖和水泥板砌成的乒乓球台
“问题孩子”的避难所
三年级时,张昊从离家更近的公办小学转学到明日实验小学。转学以前,他的成绩排名全班倒数二三,经常因为成绩差、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留堂,或被叫家长到班级陪读。
张昊的父亲张伟每次接到老师电话,蹬着一双底都是泥的解放鞋,从田里满头大汗地骑三轮电动车往学校赶。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陪读,他时常感到窘迫,“我看我孩子也在听课写字,但我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给他辅导?”
张伟和妻子都是农民,小学文化,家里靠种植六亩松花菜为生。原本把孩子送到公办小学上学,在他看来理所当然:“免费”、“离家近”。但有一次他5点半去学校接儿子放学,儿子作业没写完被留堂,而地里砍完的松花菜还没来得及装车,他有些急躁,跟老师吵:“(菜)砍完不马上装车拉到批发市场卖,风一吹就蔫了,卖不了钱。”
农忙的时候,张伟和妻子要凌晨三四点钟头戴矿灯到地里剁菜,早上6点装车拉去批发市场卖,一亩地每年能挣三四千元。
自从那次和老师争吵后,他萌生了把孩子送到明日实验小学住校的想法。尽管明日实验小学每学期学费1300元,住宿费300元,但到了农闲的时候,如果不用每天接送孩子,张伟去镇上做电焊工,一天挣240元,一周就能把孩子的学费挣出来,还能省下每月给孩子报课后辅导班的七八百块钱。
学生宿舍
牛明珠解释说,从五六年前开始,教育局要求小学生上下学必须有家长接送,哪怕家在学校旁边。这也是一部分孩子转学到明日实验小学的原因之一。
明日实验小学三年级转学过来的孩子数量最多。副校长张小玲解释说,三年级是一个分水岭,课本难了,“智力发育迟缓一点的孩子,暴露得更明显了”。同时,这也意味着一些农村家庭的家长很难去辅导孩子作业。
赵佳也是一名转学生。和张昊不同的是,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后都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
谈及转学的原因,赵佳的奶奶王英回忆,赵佳在原来的学校读一年级时,曾被班主任建议休学。她不爱说话,自己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墙角,每次被老师批评或者感觉委屈,就用不吃不喝一直哭来对抗,班主任怀疑她有心理疾病。
王英曾领她去西安市儿童医院检查,拿着孩子没有心理疾病的证明去找老师,并陪读了两个礼拜。
二年级时,她转入明日实验小学。
转学生刘冉也曾有过在前一所学校“呆不下去”的经历。她写字慢,转学以前,经常因为生字作业写不完被老师留堂,逐渐抵触写字。在母亲张琪印象里,刘冉回家话很少,从来不笑,“我问她怎么了也不说”。为此,张琪一度担心孩子抑郁。
张琪特地请假在教室外坐了一天,发现刘冉上课写字总是发呆,下课一个人玩。有一次字写错了,没认真改,被老师叫出去打手了几下,也没哭,“还是呆呆坐在那”。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张琪带着女儿去了明日实验小学报名,并把女儿的情况告诉了新学校的班主任徐旻。
“有教无类”
明日实验小学并非从创办之初就扮演着“问题孩子”避难所的角色。
2001年,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之前,它一直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避免辍学的一道防线。
牛明珠的父亲牛勇于1988年创办了这所学校,背景是1986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其中提到,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学校。在此之前,牛勇在县教师进修学校担任教心组长,从事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材教法教学研究工作。
“父亲一直信奉读书改变命运。”牛明珠说。牛勇是家中的长子,牛明珠爷爷去世早,且家里成分不好,他高中毕业后就回村务农,也在村小代过几年课。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31岁的他才有机会考上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入体制内教书。
牛勇 受访者供图
牛明珠觉得,当时牛勇创办明日实验小学,一方面是想给一些家庭贫困、辍学务农或打零工的孩子提供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另一方面,他希望创办一所“重视素质教育”的学校,让农村的孩子增加一点见识。
张然是明日实验小学1989级毕业生,她刚来学校的时候,学校没有校门,没有围墙,土坯房教室的窗户没有装玻璃,到了冬天,老师得用塑料膜糊住。木质书桌坑坑洼洼的,每次放假,学校都会找人来给书桌刷一层油漆,让它稍微光滑一点。
学校现在的教室
张然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要念书。她上四年级以前,一直欠着学校每学期15元钱的学费,和她一样赊学费上学的孩子不在少数。
牛明珠记得,父亲曾用自己在体制内的收入帮学生垫付过学费。“父亲创办学校之前,我们家是整条街上第一户买上沙发的。”但到90年代初,她上初中时,周围人家里陆续盖起了砖瓦房,买了电视机,而她家搬到了学校宿舍住,靠母亲种棉花的收入,家里才买上电视。
2001年,牛勇55岁,牛明珠23岁,她刚从延安大学毕业,“想要帮父亲分担一点”,回到明日实验小学教英语。
在她的记忆里,在家里很少有机会和父亲交流。牛勇经常和衣睡在办公室的双人沙发上,枕着用牛皮纸裹着废报纸做的枕头。每逢村里有红白喜事,牛勇拎着一杯水和一包烟,在学校的国旗杆下坐一夜,这里能看到宿舍,他要防止有叛逆的男生晚上不睡觉,翻墙去凑热闹。2008年夏天,接到地震预警的消息,他把宿舍的架子床搬到土操场给学生睡觉,自己在夜里巡逻,盯着立在地上的水瓶,一旦水瓶倒了,就立刻疏散大家。
牛勇生前的办公室
有时候,牛明珠无法理解父亲的“倔强”。每次上级主管部门到学校检查工作,她组织全校师生打扫卫生,牛勇都为此生气,他说:“重点不在卫生上,而是把真正的教育搞的东西让人家看,比如教学、德育、校报、学生日记。”
明日实验小学每两周放假一次,每次挨到放假的日子,老师们都累得不行,但有时牛勇说:“这一周不放,下一周再放。”牛明珠心里也有怨言,父亲总是有理由,“下一周可能要农忙了,孩子回家能帮着到地里去砍菜、拾麦子”,“周末有暴雨,家长一来一回接送不安全”。
明日实验小学生源的变化发生在2001年,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之后,不少贫困家庭的学生转学去读免费的公办小学。2003年9月开学,明日实验小学学生总数从“两免一补”之前的500多人,下降到72人。
但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比例增高,留守、单亲、缺亲的家庭里,那些没人管的孩子有了小学住宿的需求。此外,还有一些因为心智发展较慢、调皮、成绩差等原因在公办小学遭遇过歧视的孩子,转学到了明日实验小学。学生人数慢慢由最少时的72人,稳定在了200名学生左右。
六年级班的班主任张艳记得,过去早上给老师开会的时候,牛勇要求老师们做到“有教无类”,因此,不管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多少,只要家长把孩子领来,明日实验小学都会接收。
张艳说,牛勇还要求:“哪怕是傻瓜,不学习的也要参加每学期的全县期中、期末统一考试。”在其他学校,如果学生成绩比较差,有智力发育迟缓的表现,可能被要求去医院开证明,不参加县里的统考,以免影响学校排名,进而影响招生。而在明日实验小学,来就读的学生大多是就近、分学区入学,排名与教师薪资也不直接挂钩。
明日实验小学过往取得的部分荣誉
“既当老师又当妈妈”
赵佳刚入学时,有老师记得,她整天在操场晃荡,死活不进教室,拉扯的过程中还打了奶奶一个耳光。
提起过去,她解释说:“刚转学的时候,害怕集体生活。”在前一所小学,不懂的问题她问老师,没有得到回应;举过好多次手,“但老师从来不叫我,就不再举手”。这些结了痂的伤口,她很少示人。
明日实验小学的学生每天有20分钟写日记的时间,将当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记录在日记本上。这是老师们想出来的方法,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
李安萍在明日实验小学教了26年的语文课,印象最深的日记是一次让一年级学生用“多么”造句,一个女孩写道:“我多么想妈妈呀,我好几年都没有见到妈妈了。”
她悄悄询问女孩奶奶,得知女孩父母离异后,父亲再婚,奶奶不让孩子母亲探视孩子。女孩奶奶说,女孩在家很懂事,从来不提亲生母亲。
李安萍劝她:“亲情是断不了的,孩子很内向,会把心事写在日记里。如果孩子妈妈主动要求把孩子带出去玩,就让孩子高兴一下。”
1996年9月,李安萍第一次去明日实验小学时,她形容当时心里很犹豫。因为在此之前,她做家庭主妇近十年,但牛勇打听到她高中时文科成绩特别好,父母还都是老师,在全校老师开会时推荐了她,“没办法我第二天就上岗了”。
谈及一直留在学校的理由,她说:“是学生。”她记得有一次去一个和父亲单独生活的男孩家家访。家里没有铁门,院子里没有后墙,一眼望去是成片的庄稼地。父亲不在家,“我就在想他晚上一个人在家怕不怕?怎么吃饭?”临走时,男孩却追上来,递给她一串葡萄。
张艳也曾被学生和家长打动过,她说:“有的娃家比较困难,辅导娃各方面都特别费劲,希望老师照顾一下,经常拿几个松花菜、白菜放在我门口,一点菜不值钱,但是这种感觉很温暖……就是那一点小小的(举动),让我觉得不努力不行。”
明日实验小学副校长张小玲说自己容易和这些留守、单亲、缺亲、贫困家庭的孩子共情,理解他们父母的无奈和不易。张小玲34岁时离婚,她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长大,周末帮村里人摘菜,一天挣10块钱,农忙时,只要没有课,就请假回家种地。有一次晚自习结束回家,小儿子窝在被窝里哭,问她:“妈妈能不能早点回来?”
后来在明日实验小学,她会在曾因为打架被公办学校开除过的男生半夜组织同学打牌时,气不过打他一顿,每天下课叫他去办公室谈话;还会在学生半夜牙疼时,摸黑倒水、喂药,结果把脚崴了,第二天一只腿跪在椅子上给学生上课。
张小玲做过23年的公办小学代课老师,2008年,由于“撤点并校”,她所在的学校不再需要代课老师,才来到明日实验小学。
当时,张小玲所在的公办小学,有正式编制的老师工资两千多元,但作为代课老师,她每月只能领150元,到了明日实验小学,工作量大了,“薪资也翻倍了”。她记得刚来时,每月工资360元,一学期涨50块钱。
英语老师王莹也曾在大学毕业后做过一年公立学校的代课老师。2011年,学校在编老师月薪三千元,她只能领八百元,领工资时,不能签自己的名字,只能签在编老师的名字。“同工不同酬”一度让她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也少了一股热情劲。
为此,她曾尝试考过两次编制,但都失败了。她在家要照顾女儿,丈夫是厨师,早出晚归,婆婆和母亲都要帮家里其他兄弟姐妹带孩子,2015年,二女儿出生后,她便放弃了考编。
来到明日实验小学因为偶然。2018年,女儿受伤,错过回原定小学入学报名的时间。原本她只是想陪女儿在明日实验小学过渡一学期,没想到一呆却是四年。
她记得初次见面,牛勇跟她说:“你装一肚子知识,却在家带了这么多年小孩,只要你喜欢(教书)你肯定就能干好。”
在明日实验小学,教职工有22个人,老师会帮低年级学生洗头、掏耳朵、剪指甲,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到床边,晚上查寝。起初,王莹有些不适应,“这不是生活老师做的吗?”后来,有一次一个孩子拉裤子,她帮他换下来洗,一撮头发上沾了大便,还是第二天开会被其他老师发现的。
她渐渐适应了既当老师又当妈妈的生活,她说:“家里本来就是农村的,苦惯了。”女儿们换下的脏衣服,她也会洗,而被这些“没地方去、没人要”的孩子信任和依赖,她觉得自己有必要这么做。
赵佳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慢慢变化的。
转学进入明日小学后,她中午不吃饭,老师把饭打好放她眼前;社团活动不参加,老师让她去活动室待在其他同学边上,她有兴趣了,就递给她一张彩纸,让她跟大家一起做。
在这个41人的班级里,她渐渐不再显得特殊:“六一”表演的时候,她在台上领舞;运动会上,得了“400米”跑第一名;这学期期末学业成绩“优”。
“小红花”与兴趣课
为了帮助后进生提高成绩,2001年开始,明日实验小学实施了“差生教育工程”计划。牛明珠解释说,这个计划专门针对起点低、基础不扎实的孩子,老师会利用两饭期间单独给这些学生补课三十到四十分钟,也会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布置分层作业。
牛明珠记得,那时候有些老师饭没吃完,就把碗端到教室门口,或者趁下课在黑板上出一些题,“(为了)宣布主权——下节课是我的,这个课间是我的”。
在讲课文时,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李安萍的要求会不同。她先让优等生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再提问中等生重点的字、句;最后让后进生向前两者发出挑战。但每次她都会想尽办法奖励后进生一朵小红花。
课堂上,每次发现有学生分心、搞小动作,她会提高声音,放慢语速,说:“让我看一下,现在谁最认真,这朵小红花就送给谁。”有时她用目光提示学生:“下一个问题提问你”,再将刚刚讲过的知识点讲一遍。
刘冉转入明日小学后,徐旻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求其他同学一个字写两遍,只让刘冉写一遍。徐旻经常鼓励她字写得有进步,其他同学出去玩,让她写到哪算哪,也先去玩。
徐旻说:“孩子总是做不完作业被批评,有心理压力更容易厌学,你经常表扬她,她有自信了,就慢慢爱学习了。”
明日实验小学开设了许多兴趣课程,包括舞蹈、雕刻、美术、毛笔字、乒乓球等,每周六有一次小组活动。兴趣课程由各科老师兼任,张小玲既是数学老师,也是体育老师,还会在课余时间教学生唱歌、跳舞。她自嘲说:“咱们这儿的老师是万金油,什么都能干,被锻炼出来了。”
到了上体育课的时候,她提前在电脑上备课,记下起跑、跳高、跳远、手抛球正确的姿势和技巧。由于明日实验小学使用的是土操场,训练学生跑步的时候,有段时间她带着学生到隔壁工厂的操场训练,那里有水泥地,用粉笔画一条跑道。
学校的土操场
牛明珠说,由于这里的孩子家庭较为贫困,不少家庭没有能力送孩子去课外兴趣班。学校也会邀请其他公办学校、私立学校、教育机构的音乐、舞蹈、体育等课程老师,周末到学校做志愿者。
王莹除了是英语老师,也是一到三年级的美术老师,她还上过音乐课、故事课。
她在原来的公办学校兼任过体育老师,但一节体育课都没上过。刚去那所学校的时候,王莹不了解情况,班上学生跟她说:“好久没上过体育课了。”她去问教龄更长的数学老师,对方一口回绝了。
她记得,在明日实验小学,牛勇不允许老师占用音乐、美术、体育课。王莹回忆,有一次临时有事,二年级学生少上了一次美术课,自己都忘了,过了将近一个月,班上学生提醒她:“老师还欠我们一节美术课。”
相较于公办小学,明日实验小学每个班级后进生的比例更大,教学进度更慢。“公办小学可能(新课讲完)有一个月期末复习时间,我们的老师只剩一个礼拜。”牛明珠说。因为“吊车尾”的学生太多,明日实验小学在期中、期末全县统考的平均分排名中始终不占优势。
但她不担心兴趣课程会耽误学生的学习,她觉得,明日实验小学的孩子后劲更足,这些学过的课程对他们的人生或许会有积极的影响。
学生参加兴趣课程的手工作品
回忆起在明日实验小学读书的时光,张然有些得意,她说:“别人一说起童年只有学习,但我上学的时候跟玩儿似的,特别有自信,挺快乐的。”
张然曾是明日实验小学腰鼓队的一员,队里四五十个孩子常常利用每天的最后一节课练习。隔壁村腰鼓队的老师教会兴趣小组的两个带队老师,带队老师再来教他们,队里有30多个二手腰鼓,4副鼓槌,鼓槌不够用的时候,他们拿筷子或者粗点的棍代替。
待她上初中后,学校里的文艺活动,老师也会选她参加。“因为我小学有参加文艺活动的基础,肢体表达能力、音色比较好,上台也不会怯场。”
2018年6月1日儿童节,学生在文艺汇演。受访者供图
进入初中班,张然的英语成绩一直排在前两名。她说,90年代,村小还没有开设英语课,她已经在明日实验小学的五六年级学了两年英语,这些经历使她一点点积累起了自信。
2001年,张然从职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牛勇找到她,希望她回校开设计算机课程。“最起码让孩子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学一些简单的画画、打字。”
张然答应下来,2002年,明日实验小学有了计算机课,每个班级一周四节。张然记得,由于计算机成本较高,学校以低价购买了38台插卡式的学习机(没有主机),用来练习盲打、画画。在当时,其他村里的孩子可能没见过计算机,很多县城的家庭要用计算机时也要去网吧。
今年28岁的张迪是张然的第一届学生,她本硕学的都是计算机专业,现在在上海一家国企做程序员。
她很庆幸上小学时接触过计算机。她说,尽管初高中都没有计算机课,但在那个会计、金融、石油工程是热门专业的年代,小学时短暂学习计算机的经历给了她大学填报这个专业的勇气。“这段经历让我觉得(学计算机)很酷,很有意思,长大了在男生堆里也能找到自信。”
比张迪小三岁的王心悦也是明日实验小学的毕业生,目前在广州一所高校读临床医学研究生。
王心悦印象里,在明日实验小学的六年,她曾背着画板跟着老师到山上写生;临摹书法老师的毛笔字,因为字写得好,被老师圈出来表扬;还学会了新疆舞。
在王心悦看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不是在学校接受了这些教育,她也不知道是否有机会学习这些。
学生的毛笔字作品
何去何从
牛勇有哮喘,每到冬天咳得厉害,喘气都困难,需要用氧气机,这种状态持续了五六年。但他从来不去医院,牛明珠猜测,“他怕一旦进去了,再也出不来”。
直到2020年9月,他被查出肺癌晚期。
牛明珠记得他躺在病床上最后说:“要保持明日的特色,要为需要明日的家庭服务,永远不能像其他一些民办学校一样,高收费、组织招优生考试,把那一些学习不好的、智力差的、别的学校不要的学生推到门外……”
2021年8月9日,牛勇去世,牛明珠成为明日实验小学校长。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牛明珠发现了一袋子七八厘米厚的借据,借款总数达69万9千元。每一页借据上都写着:明日实验小学借贷某某**万元,年息百分之**,贷期自某年某月某日,到某年某月某日,到期本息一次付清。
牛明珠说:“一直知道父亲借钱办学,盖教学楼,父亲(借钱)没有和我商量过,他认为我会同意的,事实上,我也是同意的。”
牛勇留下来的借据 受访者供图
今年5月8日,牛明珠接到泾阳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泾阳县2022年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关停办学不达标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2022年秋季起,龙泉明日实验小学不再招生,对现有在校学生,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尊重家长意愿,妥善分流至户籍所在地临近学校就读。
关于印发《泾阳县2022年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受访者供图
6月27日,明日实验小学门口贴上正式的公告。上面写着:该校无土地使用证,属租赁性质;使用土操场,无150m环形跑道和60m直道,属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一票否决项目;部分教室未达到61㎡或生均1.35㎡标准;部室不全,存在混用现象;存在生均住宿面积和就餐面积均不达标等27项问题。
资金问题过去就一直困扰着这所学校,经济状况从2001年起每况愈下。老师的工资一学期一发,第二学期开学才发上一学期的工资。张艳记得,2008年过年前,老师们去找牛勇领工资,但他也没有钱。“他坐在办公室一句话都不说,我们在那转来转去,等了好久。”
牛明珠解释说,去年暑假,明日实验小学曾进行过一次整改,“全校的电线电路全部更换,教室屋顶重新吊了顶,做了粉刷,硬化了路面,地下的排水管重新铺设。使用了新厨房,以前用煤做燃料,现在使用天然气”。
但由于学校负债较多,加之上次的改造费已用了10万块钱,“沙子、水泥等原料都在附近商店赊账,等学生开学后,收了学费才还回去”。牛明珠说,因此土操场、跑道等改造项目排在了后面。
明日实验小学的教学楼
牛明珠称,明日实验小学收入来源包括学生学费、政府补助经费(每名学生400元/学期)、社会捐赠三方面。自从2016年9月开始实施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后,学校才不继续累债,并为老师按月发放工资。社会捐赠通常是爱心团体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比如每学期给学校两千元,所资助的贫困生就不用交学费和生活费,或者给学生买一些学习、生活用品”。
但由于爱心团体、爱心企业的资金并不总能到位,或无法长期持续,使得学校不得不自己资助这些贫困生。直到上学期结束,还有15名学生由学校资助生活费和学费。陈康每学期1300元的学费就是被免除的,他周末和寒暑假都留在学校,和值班老师同吃同住。
学校被传将关停后,老师和家长们陷入了担忧。
记者随老师家访时,刘冉母亲张琪说:“孩子本来适应能力差,到了新学校(可能)很难融入。”刘冉站在她旁边,表情木木的。张琪回忆,告诉刘冉要再次转学的时候,女儿哭了。
7月20日,泾阳县教育局副局长贺详宁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明日实验小学部分学生的住宿需求,分流方案除就近入学外,增设到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燕王中学就读、在安吴镇龙泉中学增设一到四年级住宿(五六年级已纳入初中)两个选项。
贺详宁说,新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会比明日实验小学提高很多。“每个学校都聘请了‘爱心妈妈’,由老师和一些热心家长担任,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每个学校也都有专职心理咨询师,配备了关爱办公室方便留守儿童和家长定期视频通话。”
8月27日,牛明珠在文件上签了字,标志着存在了34年的明日实验小学正式关停。
老师们还在寻找新的出路。第二天,王莹带着户口本、住房证明等材料去房本对口的小学,给两个女儿报了名。她说,两个孩子换了新环境,她想先带他们几天,不着急找工作。“以后打算招几个娃在家办个晚辅导……一切都是未知数。”
张小玲的三个孩子听说明日实验小学关停了,都不让她再找活干。但今年58岁的张小玲却不觉得自己到了退休的年龄,她计划去亲戚的公司“记记账,管一下财务”。
闲下来的时候,张艳到一所正在施工的学校帮忙装卸桌椅板凳,每月挣一两千块钱。她说:“要想维持生活就要另想办法,儿子今年21岁,还没结婚,我们这里娶媳妇彩礼要10多万元。”她想多干一点,分担一下丈夫出门跑车拉货的压力。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除牛勇、牛明珠、张小玲、李安萍外,人物均为化名)
老师会同意学生转班吗(不好拒绝的转班理由)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优啦金融吧(优啦金融官网)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36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