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更鸟 > 法律知识学习

领带金融学院(领带金融学院上班好吗)

  • 法律知识学习
  • 2023-07-17 09:23:42
  • 0
  • 小付

资管君:“以前我们看一座城,是考量单体城市各项指标,现在我们看一座城,都是看城市群,比如纽约,单看它,空心化严重,金融占比太多,但是放在它所在的湾区看反而是合理的;以前我们看一个人,看他各种成绩,各种证书学位,现在我们看一个人,是看他身边有多少优秀且互补的人。”

学过经济学的人应该都知道经济发展有三架“马车”,消费、投资、进出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靠着这三架“马车”飞奔了几十年。这几十年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其中到底有没有问题?一定有,只不过是被快速的发展所掩盖了。而当发展速度减弱的时候,以前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就会开始慢慢显现。2019年2季度的GDP增速为6.2%,相较于以前7、8%,甚至10%的增长率,经济增速换挡已成事实,L型新常态的提法也已经逐步被验证和接受。以前无意识(或有意识)忽略的问题也开始逐步摆上台面,需要一一进行解决,大环境决定了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将是个纠偏及修正的过程,在金融行业更是如此,野蛮生长,盲目扩张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清算及规范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曾经有个朋友说过,中国的主要金融机构多少有些“自留地”,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券商有承销这块专属业务,保险有庞大的保费,单靠这些“自留地”就可以活得不错,而信托不同,除了牌照,貌似缺少一块专属的“优势”,所以相对来说,业务开展的也会比较激进,同时对外界的反应也更为敏感。就信托而言,这波强监管在2016年就已经有所迹象,许多之前监管文件中的规定被重新强调,例如不得涉及土地前融,不得给公益性项目融资等,2017年,银监大力整治“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开展信用风险排查、“两会一层”风控责任落实等专项治理工作,2018年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即资管新规),再到最近针对房地产的多领域的监管部门联动,监管强度更强,监管范围更广。加上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成立,银监会保监会的合并,无论是在是实际运作还是组织结构的调整,全金融监管、大一统监管的方向十分明显。

宏观经济下行,监管持续高压将是所有资产管理机构所面临的大环境,但生活要继续,业务要开展,几百万的金融从业人员不能因为大环境不好而洗洗睡了,因此,资产的选择将变得更为重要。什么样的资产适合作为资管投资的大类资产?

我觉得一个优秀的大类资产至少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政策不禁止

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面”,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有很多项目很赚钱,但付出的代价很大,大到根本承受不起。所以,作为一个好的大类资产,首先要以政策不禁止为前提。“不禁止”不等同于“鼓励”,政策鼓励体现了调控的导向,有时也代表了一种尝试,这也意味着在有些新兴行业的政策变化可能性较大,而且这些新兴行业在客观上可能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不大适合作为大类资产,例如p2p,从高峰时的近6000家,到2019年5月末,只有707家正常运营,再到近期头部标杆陆金所的退出。这中间的重要推手可能是不断出现的风险事件,但其中也不乏因为政策导向变化的原因。

资产体量大

截至2018年底,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2.04万亿,信托公司管理规模为22.70万亿,证券公司管理规模14.11万亿,合计58.85万亿,还不包括期货、私募等其他资产管理机构。这些资金即使是1-2%投向一类资产,那也是万亿级别的,这意味投向的资产必须有足够大的容量,而且这类资产还需要大到可以支撑起这些资金的滚动,来保证存续规模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如果资产的体量不够大,大量资金的进入会造成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进而破坏整个行业生态。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明显就不是一个好的标的,至少在体量上不是。至于各种XX币,呵呵。

可复制性强

大类资产对应的业务模式要尽量的简单,这样才容易复制和迅速推广,即使是同一个机构,业务人员、销售人员的能力会有差别,只有简单的业务模式,清晰的资产,才能尽可能的减少个体差别带来的影响,迅速做大规模。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更容易做出判断和选择。有人会问,大家都做没有技术含量的项目,那不就变成红海的价格战了吗?是的,所以需要拟投的资产体量足够大,大到可以让主要的机构获得自己的份额。复杂的业务适合做标杆,做宣传,但不适合做为主要业务去推进。

存在利润空间

金融机构毕竟不是政府部门,需要创造利润,需要对股东及一票员工负责,拥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自然是作为一个优秀的大类资产所必须的特征,同时还需要考虑机会成本和时间价值,以信托为例,做一个房地产项目,一般的周期为3-4个月,中间的利差在2-3%,而做一个以地产为底层资产的abs,一般周期要在4-6个月,中间的利差大概在1%左右,这部分还需要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公司、承销商等各个主体一起切分,单从收益上来看,abs不太适合作为一个主要的大类资产。(但从统计数据来看,abs的增长速度并不慢,这其中其实除了收益外,还有更多特殊的需求,比如银行更多是希望信贷资产出表,国企背景的机构希望相应政策号召,在总结会上能有更多亮点,有些是为了维护客户,做大管理规模等)

细数下来,其实符合上述要求的大类资产并不多,地产类、基建类、工商企业(包括上市公司)、消费金融是目前配置比较多的几类资产,接下来将一一分析。

地产

截至2019年0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额为61,609.3 亿元,同比上涨10.9%,当季同比上涨6.39%;其中住宅用房投资完成额为751,478,799万元,同比上涨16.3%。房地产开发资金累计到位资金84,965.52亿元,同比上涨7.2%,自筹资金26,730.65亿元,同比上涨4.7%,平均杠杆比例为2.18,借贷的资金是自有资金的2.18倍。

这么火的房地产显然不是中央希望看到的,特别是在外部环境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因此,政策加码也在预料之中。5月17日,银保监出台《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23号文),7月初,地产业务做的比较猛的信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窗口指导,有些甚至直接暂停房地产业务,7月5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153号文),7月12日,发改委发布《对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银行、信托、地方AMC、海外债,房地产的几个主要融资渠道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限制,7月30号的政治局会议更是删除了“因城施策”的表述,改成了“不能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总体来看,这次房地产调控,速度快,范围广,政治任务的味道更浓一点,可以预见,如果3季度的相关数据再降不下来,调控还会加码。

这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房价会下降?也许在小范围,或者局部地区会有下降,但整个行业来看,房价下降的概率不大。房价要的是“稳”而不是“降”,政策文件中对房价的表述多为“防止房价过快发展”、“保持房价稳定”等,基本没有房价“降”的类似表述。为什么?因为房价下降的影响很大。房地产与很多行业都存在较高的关联性,上游至水泥、砂石、钢铁,下游至装修,家具,电器,房价的下降会导致房子供给量的下降,从而造成对水泥、砂石等相关行业需求的减少,进而影响这些行业从业人员的可支配收入,甚至造成部分人群的失业,而这其中有大部分其实就是购房的刚需人群,所以假如房价真的降了,不仅会影响很多行业的发展,影响GDP,而刚需人群可能还是买不起,因为收入少了。房价下降的还一个重要影响是银行,目前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是30%,剩余的部分都是借款。对银行来说,30%的自有资金就是安全垫,有些激进的投资者会通过消费贷、首付贷等形式加大杠杆,实际的安全垫就更少,如果房价下跌30%,对购房者来说这就是个负资产,断供的可能性就很大,银行就会打折处置房产,从而进一步拉低房产价格,从而产生踩踏。日本的泡沫经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房价的下跌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如果控制不好,就会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

有人会说,根据经济学原理,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最终会回归价值,所以房价最后还是要跌。这个说法对吗?对,但要考虑时间维度。房地产相较于股票是个流动性比较差的资产,这意味着价格回归价值的时间会拉的很长,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再加上政策调控,比如限售,这个过程会更长,有些地产公司的生命周期可能都没这么长,而一般金融机构所发行的产品期限在1-2年,相对来说,关注交易对手本身的情况会更重要一点。这就跟“人最终都是要死的”一样,说法是正确的,但意义不大。通过拉长周期,以时间换空间,让资产价值逐步追上资产价格,相对来说是比较温和和保险的做法。

整体判断:短期受限,少折腾,变相创新很容易被抓典型,但长期看仍然是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向

基建

刚过7月份,特朗普又宣布加税了,要对来自中方的3000亿美元商品加税10%。“川普”的特不靠谱为中美贸易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进出口承压。消费方面,宏观经济下行,六个钱包撑起的房地产,不断上涨的水果价格,想要刺激内需,消费升级,可能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有明显效果。短期内可以见效的,貌似只剩下投资了,而作为国资控股的城投平台,自然成为承担经济托底的重要力量。

做基建项目,绕不开一个词“城投信仰”,大部分基建项目都是前期投入大,回款缓慢,有些项目甚至需要20-30年才能回收成本,而一般以基建作为投资标的的金融产品期限多为2-3年,很明显,从项目的现金流来看,两者是远远无法匹配的,而实际操作中资金往往是由平台统一调配的,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项目贷款的资金也许确实是用于该项目的建设的,但显然还款资金不是由这个项目产生的。但为什么这么多的机构愿意去做这类项目,因为城投平台的背后都是国资,做的项目基本都是涉及国计民生,违约成本很高,只要平台承认相关债务,对于机构来说就是保证,至于能不能还,那就是流动性的问题了。国有资产,大而不能倒,这是“城投信仰”的逻辑。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其他行业有个很大的特点,他具备很强的溢出效应,即所谓的经济外部性,修条铁路,建个管网,不仅可以拉动当地的GDP,还能促进国计民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种又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事情当然也是各地都希望做的,基础设施建设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步子迈的太大,容易那个啥,短时间内大量的基建项目上马直接推高了地方政府债务,而当地的经济、人口、消费都没有跟上,小马拉大车,被踩刹车也是迟早的事。

这是不是意味着基建就不能做了?也不是,利用金融机构资金加杠杆来撬动大项目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常规做法,也是比较经济的做法,所以政府负债不可怕,怕的是“违规举债”、“隐性负债”。从2016-2017的严查违规出具担保函,到近年的隐性负债统计,所做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将地方政府负债纳入监管,监管下的负债,才是能成为经济的调节手段。6 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疏堵结合。在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同时,鼓励依法依规市场化融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通知》还提出要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和依法合规予以免责,有望显著减少之前部分地方、部分机构因担心基建“合规”而产生“观望”心态。这些都意味着对于基建政策上还是持鼓励态度,但要求“合规”。

整体判断:近阶段是主要的转变方向,“合规”重于“信用”,“城投信仰”至少未来2-3年还将继续。

工商企业

从统计数据来看,工商企业的投向实际上是占比最高的,以信托为例,平均占比可以达到60%左右,比房地产和基建的占比都高。无论是做制造业的重资产大厂还是做互联网的科技公司,都可以被归类为工商企业,工商企业的分类有点类似“其他”,无法被归到其他类别的,一般都可以归类为工商企业,所以占比很高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它却不是一个很好的大类资产,因为不同类型的工商企业差异太大,做矿的企业和做电商的公司在资产构成、组织形态、运营目标等方面完全不同,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并且还无法通用,可复制性较差,还有项目背后的行业潜规则,例如采矿的各类人际关系,电商可能存在的刷单行为,而这些往往才是判断一个项目风险的重要指标。

普通工商企业不同行业差异大,难以深入了解,那上市公司会不会好一点?上市公司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相对透明,投资者可以根据信息进行判断,但假如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存疑呢?如果本身是错的,再精确的分析也是徒劳。近年来,上市公司爆雷不断,从龙力生物、东方金钰,到康得新、辅仁药业,尽管有审计,但公布的财务数据貌似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这中间不乏有部分会计事务所突破职业道德底线的原因,但目前由上市公司聘请事务所审计,聘请评估公司评级的模式是否也值得讨论?毕竟对这些机构来说能不得罪金主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要投资工商企业,要么就深入研究,把对应的行业,对应的交易对手研究透彻,并密切关注行业及企业变化,控制风险,这种一般需要和交易对手建立长久而密切的联系,适合分支机构众多、人员众多的银行,但对于信托、券商等机构来说,其实挺难做到。所以还有另外一个逻辑,“典当逻辑”,行业看不懂,交易对手看不懂,没关系,只要有抓手,有抵押物,如果违约,那就处置抵押物。这个逻辑相对简单清晰,模式也便于复制,更容易操作。但需要谨慎选择抵押物,价格波动太厉害的,要当心。某银行16-17年做的票押几乎全军覆没,平均亏损在20%-30%。

整体判断:资产配置的一个方向,聚焦某类抵押物做“典当”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消费金融

经济下行时,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显得就更为重要,而这就需要转变以往居民重储蓄,轻消费的观念,政策上的不禁止,舆论上的引导,互联网的技术支持,提前消费、负债消费的理念开始逐步被接受,各类消费贷款也开始野蛮生长,互联网的应用更是加快了这个过程,打着消费金融旗号的各类p2p,现金贷大行其道,而这些贷款基本上不考虑风控,靠的是超高的利率和快速的滚动来覆盖不良,这些“伪”消费金融不但引发了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更产生了“校园贷”、“e租宝”等社会性的事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017年12月,《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141号文)发布,同期银监会下辖各区域分局同步开展相应的排查和整治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消费金融的几个指导原则,如消费金融需要有明确的应用场景及资金用途、综合融资成本需在正常范围内、必须有完整的信息披露等。此外,部分地区对于此类项目要求提前与当地监管机构进行预沟通,在监管层面上趋于谨慎,毕竟此类产品交易对手众多,一旦出事,可能就是群体性事件。

真正的消费金融,靠的是“大数风控”,通过各类参数的设置来筛选合适的交易对手,扩大交易对手的数量,减少单笔贷款的平均金额,从而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风险控制,而这意味着靠传统意义上的操作程序很难实现“大而分散”的需求,只能依靠系统,假如自己建系统,自己推广引流量的,推进速度较慢,成本很高。目前常见的做法是与其他机构(例如BAT)的系统对接,借用其他机构的流量,但前期的资源投入也十分巨大,某机构光对接系统就用了近半年。一旦对接完系统,意味着跟合作方深度绑定,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双方变换合作机构的成本很高,对其他机构来说是很强的壁垒,但另一方面,如果合作方出问题,我方也很难全身而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整体判断:适合部分机构,获得监管的认同和支持很重要,投入较大需谨慎选择交易对手。

至于最终如何选择资产,各机构都有自己的考量,不能一概而论,有几个要素也许可以加入考量范围:

自身特点。每个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资源和禀赋,即使是同样做房地产,选择会各有不同,比如银行系的倾向于做低成本的大企业,amc系的更愿意介入项目股权等,利用好自身的资源,扬长避短,将能更好的找到切入点,在细分领域建立自己的优势。

发展阶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足够的存量规模和稳定的收入作为基础,再去进行创新业务的探索可能会更合适,地产和基建是相对能够撑起规模的资产,消费金融相对来说更为复杂,前期投入更大,有足够规模做支撑,再进行此类业务会更游刃有余,即使出现问题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大,收益不一定高,但收益高,风险相对要大,资产管理做的就是对风险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定价,并销售给合适的客户,不同机构的客户风险偏好是不同的,例如银行的客户相对保守,券商的客户比较激进,根据不同偏好的客户群销售对应的项目可能会事半功倍。

“戴着镣铐跳舞”可能是金融机构在未来一段不断的时间内所面临的情况,创新,不再是鼓励的方向,可以有创新,但大概率监管部门只会允许小范围、小体量的创新。跟随策略也许是相对较好的策略,做熟悉的领域,做成熟的模式,做简单的业务,才不容易出错,以“稳”为主,走的慢不要紧,重要的是走得远。

本文源自领带金融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了解双币投资,认准Bitget官方下载地址

怎么操作usdt?Bitget波场币历史价格走势

如何交易USDT?Bitget平台泰达币历史价格走势

了解以太坊行情,下载Bitget交易所官网app

Bitget交易所网址是哪个?可以查看SOL币行情吗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领带金融学院(领带金融学院上班好吗)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366060.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12月26日星期一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

首页 找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