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天价”藏品
30多岁的郭先生是北京市一名保安,爱好收藏的他,近几年从市场上购买了不少瓷器,购买单价从小几千到大几千不等,总共投入了上万元,基本花光了所有积蓄。
2021年,郭先生与妻子感情不合离婚,生活拮据的他想靠变卖藏品维持生计。
为了解藏品实际价值,郭先生在网上找到一家收藏品鉴定公司。该公司不仅有知名鉴定师,还提供变现渠道。于是,郭先生按页面提示,提交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第二天,郭先生接到业务员电话,按对方要求发送了瓷器照片。业务员告诉郭先生,这件瓷器市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不过,郭先生需事先支付2000元鉴定费。如果是真品且鉴定价值高于5万,公司不仅会免费送拍藏品,还会把鉴定费退还给郭先生。
在郭先生看来,相较于瓷器的价值,2000元简直微不足道,他二话不说转了账。然而,三天后收到的鉴定证书却显示,该瓷器只是一件空有观赏价值的仿品。
瓷器是假,郭先生只当自己看走了眼,又接连拿出其他瓷器。每次鉴定前,业务员都称藏品是价值连城,可鉴定结果不是仿品,就是没有收藏价值。
一番折腾下来,值钱真品没有,鉴定费还花了两万元。巨大落差之下,郭先生怀疑这是一场骗局,在2022年3月报了警。
“古董”报价8000万?
事实上,对类似经历感到不对劲的不只郭先生一人。送水工人刘先生也有一段极为相似的遭遇。2022年年初,刘先生从网上花费600元买到一个汝窑瓷瓶。
同样因积蓄不多想出售藏品变现,同样“遇见”一家“靠谱”的公司。业务员告诉刘先生,他想鉴定的汝窑瓷器价值8000万元,并且已经有买家看中。
600元购买的汝窑瓷瓶,现在只需要花2000元鉴定费,便极可能卖出千万高价。面临和郭先生一样的情景,刘先生不仅心理活动和他一样,行为上也做了同样的选择。
结果也巧了,这件瓷器被鉴定为仿品。刘先生不甘心,接连鉴定了其他瓷器,次次失败,便想报警弄个明白。
警方称,两位被害人的遭遇并非个例,藏品鉴定纠纷案件逐渐增多,警方成立工作专班开展调查。
揭秘“套路鉴”
警方化装成收藏品爱好者,带着从市场上购买的200元瓷瓶,走进一家家鉴定公司。瓷瓶每次都被夸得天花乱坠,而后工作人员都提出鉴定要求。
侦查员暗访了21家公司,这些公司从夸大藏品价格,到虚构后期买家和拍卖服务,步步引诱客户支付鉴定费用,属于一种“套路鉴”的违法犯罪行为。
经查,收藏品交易记录和鉴定证书均为伪造,就连公司鉴定师资格证书也是从网上购买,被害人的藏品从未进行过任何鉴定。
在调查中,经营着三家收藏品鉴定公司的盛某引起警方注意,其自称是这个“套路鉴”行业的龙头老大。随着主犯盛某到案,警方共查抄涉案公司21家,依法拘留涉案嫌疑人290名。
据盛某供述,这些“套路鉴”公司线上线下配合周密,线上通过设置页面和弹窗吸引收藏者注意,并收集对方联系方式。线下通过正规手续来包装公司,将地址设立在古玩城市场旁边,同时对公司业务员进行统一培训,提供话术。
据了解,正规的收藏品鉴定公司和拍卖公司,在拍卖前并不会收取鉴定费、服务费、宣传费、保管费等等。通常只有等拍卖成功了,才会收取相应的佣金。
普法时间
pufashijian
Q1:
近几年,关于收藏品诈骗,骗子的招数层出不穷,他们利用藏品鉴定、高价回购、投资返利、伪造拍卖等手段,侵害收藏品爱好者的利益。那么,今天这起案件又有什么特点呢?
A1:
“套路鉴”已经不是简单的涉及收藏品鉴定公司诚信的问题,更不是因为这种技术或者专业水平欠缺导致的看走眼的问题,而是赤裸裸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目的就是非法敛财,被骗者都经历了了解该公司,相信该公司,依赖该公司的三个阶段,这些骗子也会迎合这些需求来进行设套,让被害人因看重高预期的收益,而忽略低成本投入。
Q2:
这些涉嫌“套路鉴”的公司,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诈骗手段又很隐蔽让收藏品爱好者很难甄别,那么作为收藏品爱好者,如果有出售藏品的需求,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同时又该怎么去预防此类诈骗呢?
A2:
货比三家,好货也可以找三家,最好找到真正有资质的商家,品玩为上,获利随缘。收藏品无论经济价值如何,它都属于个人雅好,喜欢就好,你真想不被“套路鉴”伤到的话,不仅要有防骗意识,还要降低捡漏预期。一方面通过学习、交流,提升个人鉴赏和鉴别的水平,另一方面要多与那些同好进行交流。你对古玩的认识知识越多,你被骗的可能性就越小。
案件
记者 | 李进涛 张博
兴宁市民刘某贷款不成功,却欠款2000元?原来是工友罗某假意为刘某办理小额贷款,实则偷偷将贷款占为己有。近日,兴宁市人民法院以盗窃罪依法判处被告人罗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2022年5月刘某想在网上贷款买车,但自己不会操作,便求助工友罗某,并将手机交给罗某操作。
罗某发现刘某在某网贷平台上可以贷款2000元,便心生贪念,通过刘某人脸识别后,成功贷款2000元,再通过微信将2000元转发到自己账户。
为避免罪行败露,罗某还将刘某微信对话框中的转账信息和手机上的贷款信息删除,同时误导刘某贷款不成功,谎称贷款公司的电话或者短信都是骚扰和骗人的,无需理会。
期间,刘某对罗某将其手机微信中贷款得来的2000元转走一直不知情,直至7月12日,刘某女婿看到刘某的手机上有很多贷款逾期催收信息,发现是罗某在刘某的手机贷款平台上盗走2000元后便立即报警。
兴宁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应依法惩处。
鉴于罗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愿认罪认罚,且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依法予以从宽处理,遂作出上述判决。
【全媒体记者】张柳青
【通讯员】温敏樱
【
【
工程急需大量资金周转,想要贷款,结果却反被一贷款公司骗走275918元现金.......近日,重庆南岸警方接到群众牟某报警,这起报警也引起了警方高度重视。原来,近期已经有多起数额不等、情况类似的报警出现,而这个诈骗团伙,已被纳入警方侦查视线。
△抓捕现场
经详细询问,民警摸清了案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该贷款公司告知牟某,它们属于“xx银行信贷中心”,可以无偿办理贷款。为解燃眉之急,牟先生很快签订了合同,并将手机交予该公司进行操作,没想到在收到第一笔25万元贷款资金后,直接被对方划走5万元。对方工作人员解释,这笔扣款是“保证金”,只要连续3个月按时还贷,便会将保证金如数归还。
牟某信以为真,陆续办理贷款3次,共计借贷142.9万元,被公司划走275918元。当牟某按时还贷3个月,要求该公司退还保证金时,对方突然失联,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2月22日,南岸警方对该案集中收网,一举捣毁犯罪窝点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扣押作案电脑30台、手机70部,轿车6辆,冻结涉案资金420余万元。经初步核实,该案受害群众达1000余人,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收缴的作案工具
据警方调查,2020年以来,高某、黄某、陈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以注册企业咨询、信息咨询公司为掩护,实则经营贷款业务,用诈骗手段非法牟取暴利。该公司架构完整,设立市场部、技术部、财务部等部门。过程中,业务员通过电话营销、社交软件推广等方式,以“正规银行签约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利息低”等话术为饵,诱导客户上门办理贷款。
一旦客户签下合同,公司技术部人员就会通过操作客户手机的方式,让客户配合输入密码、人脸识别等信息,帮助客户在银行贷款,并通过客户自身额度在微信微粒贷、支付宝借呗、各种银行小贷软件等APP上借款,到账后,便立即以“保证金”名义转走贷款金额的19.8%。
目前,涉案人员均被警方采取相应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防骗牢记“七不要”
提升防骗意识,谨防落入犯罪分子设计的圈套,需牢记“七不要”:不轻信、不透露、不回复、不点击、不转账、不贪小便宜、不泄露个人信息。
请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无缘无故的无息、低息贷款都是骗局!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遇事不要慌,保持清醒头脑,发现可能受骗尽快报警求助。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编辑:邓晞
责编:林祺
审核:吴忠兰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
ID:jrtt
工程急需大量资金周转,想要贷款,结果却反被一贷款公司骗走275918元现金.......近日,重庆南岸警方接到群众牟某报警,这起报警也引起了警方高度重视。原来,近期已经有多起数额不等、情况类似的报警出现,而这个诈骗团伙,已被纳入警方侦查视线。
△抓捕现场
经详细询问,民警摸清了案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该贷款公司告知牟某,它们属于“xx银行信贷中心”,可以无偿办理贷款。为解燃眉之急,牟先生很快签订了合同,并将手机交予该公司进行操作,没想到在收到第一笔25万元贷款资金后,直接被对方划走5万元。对方工作人员解释,这笔扣款是“保证金”,只要连续3个月按时还贷,便会将保证金如数归还。
牟某信以为真,陆续办理贷款3次,共计借贷142.9万元,被公司划走275918元。当牟某按时还贷3个月,要求该公司退还保证金时,对方突然失联,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2月22日,南岸警方对该案集中收网,一举捣毁犯罪窝点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扣押作案电脑30台、手机70部,轿车6辆,冻结涉案资金420余万元。经初步核实,该案受害群众达1000余人,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收缴的作案工具
据警方调查,2020年以来,高某、黄某、陈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以注册企业咨询、信息咨询公司为掩护,实则经营贷款业务,用诈骗手段非法牟取暴利。该公司架构完整,设立市场部、技术部、财务部等部门。过程中,业务员通过电话营销、社交软件推广等方式,以“正规银行签约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利息低”等话术为饵,诱导客户上门办理贷款。
一旦客户签下合同,公司技术部人员就会通过操作客户手机的方式,让客户配合输入密码、人脸识别等信息,帮助客户在银行贷款,并通过客户自身额度在微信微粒贷、支付宝借呗、各种银行小贷软件等APP上借款,到账后,便立即以“保证金”名义转走贷款金额的19.8%。
目前,涉案人员均被警方采取相应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防骗牢记“七不要”
提升防骗意识,谨防落入犯罪分子设计的圈套,需牢记“七不要”:不轻信、不透露、不回复、不点击、不转账、不贪小便宜、不泄露个人信息。
请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无缘无故的无息、低息贷款都是骗局!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遇事不要慌,保持清醒头脑,发现可能受骗尽快报警求助。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编辑:邓晞
责编:林祺
审核:吴忠兰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
ID:jrtt
未取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许可,合同被判无效案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被诈骗2000元能立案吗知乎(被诈骗2000元能立案吗)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35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