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更鸟 > 法律知识学习

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有哪些规定(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有哪些)

  • 法律知识学习
  • 2023-04-14 20:09:35
  • 0
  • 北京律师
文章目录:

律师必看:民事诉讼司法鉴定流程及法律规定

以下文章



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制度对于辅助法官认定专业性事实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因此了解民事诉讼司法鉴定程序对于处理好民事案件而言是相当有必要的。本文将按时间先后顺序,向读者归纳介绍司法鉴定流程的“十个步骤”及相关法律规定,供各位读者需要时查阅。




一、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一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提出,并预交鉴定费用。逾期不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的,视为放弃申请。




对需要鉴定的待证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待证事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二、司法机关审查鉴定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委托鉴定审查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严格审查拟鉴定事项是否属于查明案件事实的专门性问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委托鉴定:




(1)通过生活常识、经验法则可以推定的事实;


(2)与待证事实无关联的问题;


(3)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的问题;


(4)应当由当事人举证的非专门性问题;


(5)通过法庭调查、勘验等方法可以查明的事实;


(6)对当事人责任划分的认定;


(7)法律适用问题;


(8)测谎;


(9)其他不适宜委托鉴定的情形。




拟鉴定事项所涉鉴定技术和方法争议较大的,应当先对其鉴定技术和方法的科学可靠性进行审查。所涉鉴定技术和方法没有科学可靠性的,不予委托鉴定。






三、司法机关组织协商选定鉴定机构



司法机关组织协商选定鉴定机构(协商不成由法院指定,但依职权委托鉴定可直接指定鉴定机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一、二款:人民法院准许鉴定申请的,应当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人。当事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人民法院依职权委托鉴定的,可以在询问当事人的意见后,指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人。




四、司法机关组织检材质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对鉴定材料进行质证。未经质证的材料,不得作为鉴定的根据。经人民法院准许,鉴定人可以调取证据、勘验物证和现场、询问当事人或者证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委托鉴定审查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对鉴定材料的审查未经法庭质证的材料(包括补充材料),不得作为鉴定材料。当事人无法联系、公告送达或当事人放弃质证的,鉴定材料应当经合议庭确认。对当事人有争议的材料,应当由人民法院予以认定,不得直接交由鉴定机构、鉴定人选用。






五、司法机关出具委托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三款:人民法院在确定鉴定人后应当出具委托书,委托书中应当载明鉴定事项、鉴定范围、鉴定目的和鉴定期限。




六、鉴定机构受理委托



鉴定机构七个工作日决定是否受理委托或要求补充资料。《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三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委托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于复杂、疑难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可以与委托人协商决定受理的时间。第十四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对委托鉴定事项、鉴定材料等进行审查。对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鉴定用途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能够满足鉴定需要的,应当受理。对于鉴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不能满足鉴定需要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要求委托人补充;经补充后能够满足鉴定需要的,应当受理。




七、申请人预交鉴定费用



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一条。






八、鉴定意见书的送达及异议



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书,司法机关送达意见书,当事人有异议应书面提出异议,法院要求鉴定人解释说明或补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人民法院收到鉴定书后,应当及时将副本送交当事人。当事人对鉴定书的内容有异议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以书面方式提出。对于当事人的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要求鉴定人作出解释、说明或者补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鉴定人对当事人未提出异议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或者补充。




九、鉴定人出庭作证



鉴定人针对异议答复后仍有异议的,异议人预缴鉴定人出庭作证费用,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鉴定人不出庭的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认定事实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八条:当事人在收到鉴定人的书面答复后仍有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通知有异议的当事人预交鉴定人出庭费用,并通知鉴定人出庭。有异议的当事人不预交鉴定人出庭费用的,视为放弃异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一条第一款: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人民法院应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组织对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人予以处罚。




十、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



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具备法定情形司法机关应当准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条: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一)鉴定人不具备相应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存在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情形的,鉴定人已经收取的鉴定费用应当退还。拒不退还的,依照本规定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对鉴定意见的瑕疵,可以通过补正、补充鉴定或者补充质证、重新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重新鉴定的申请。重新鉴定的,原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请各位读者注意,本文所涉及的仅为司法鉴定一般性的流程,而诸如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部分地区试行的立案前司法鉴定等特殊司法鉴定评估程序的启动及异议程序均有特殊性,本文不能照搬适用。


十八类民事诉讼证据种类汇总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 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得各种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查清事实是适用法律的前提,而查清事实离不开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的种类包括以下八种: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1、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是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划分中的特色。当事人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与诉讼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决定了当事人陈述具有真实与虚假并存的特点。


因此,审判人员在运用这一证据时应注意防止将虚假的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对于当事人的陈述应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进行审查核实,以确定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2、书证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据。这种物品之所以称为书证,不仅因它的外观呈书面形式,而更重要的是它记载或表示的内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


从司法实践来看,书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书证的表达方式上来看,有书写的、打印的,也有刻制的等;从书证的载体上来看,有纸张、竹木、布料以及石块等。而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常见的有合同、文书、票据、商标图案等等。因此,书证的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各种书面文件,但有时也表现为各种物品。书证在民事诉讼中是普遍被应用的一种证据,在民事诉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物证


物证是指以其存在的形状、质量、规格、特征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是通过其外部特征和自身所体现的属性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它不受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物证是民事诉讼中重要的证据之一。民事诉讼中常见的物证有:争议的标的物(房屋、物品等);侵权所损害的物体(加工的物品、衣物等);遗留的痕迹(印记、指纹)等等。


4、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储存的资料和数据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它包括录相带、录音片、传真资料、电影胶卷、微型胶卷、电话录音、雷达扫描资料和电脑贮存数据和资料等。外国民事诉讼法一般都没有将视听资料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对待,仅将其归入书证和物证的种类中,我国民事诉讼法鉴于其具有独立的特点,将其归为一类独立的证据加以使用。


5、电子数据


电子数据是存储于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包括电子签名、格式化后的硬盘通过恢复取得的信息等等,与传统的录像、录音等视听资料有所区别。


6、证人证言


证人是指知晓案件事实并应当事人的要求和法院的传唤到法庭作证的人,证人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鉴定意见是专业人员运用其专门知识,对案件证据材料进行分析鉴别,对专门性问题作出意见,以作为法官判断相关证据真伪的参考依据。从性质上来说,鉴定意见与其它证据类型很重要的区别在于:鉴定意见本身是构建在其它证据材料基础上,得出的鉴定人的主观判断。在其它证据类型中,都力求证据材料契合客观案情,尽量与表述人的主观相分离;但在鉴定中,最有价值的反而是鉴定人通过主观知识鉴别证据材料的过程。


8、勘验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一定的事实,对与案件争议有关的现场、物品或物体亲自进行或指定有关人员进行查验、拍照、测量后的记录。




在法理上,民事诉讼的证据的分类有:


(1)根据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来划分,可以将证据划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2)根据民事诉讼证据


(3)根据主张某种事实存在或否认对方主张事实的存在来划分,可以将证据划分为本证和反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的证据情形 :


1、关于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自认,可以作为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条 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


第五条 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除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的事项外,诉讼代理人的自认视为当事人的自认。


当事人在场对诉讼代理人的自认明确否认的,不视为自认。


第六条 普通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的自认,对作出自认的当事人发生效力。


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自认而其他共同诉讼人予以否认的,不发生自认的效力。其他共同诉讼人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仍然不明确表示意见的,视为全体共同诉讼人的自认。


第七条 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有所限制或者附加条件予以承认的,由人民法院综合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构成自认。


第八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事实,不适用有关自认的规定。


自认的事实与已经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销自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一)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的;


(二)自认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的。


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撤销自认的,应当作出口头或者书面裁定。


2、当事人无须举证的情形


第十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众所周知的事实;


(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基本事实;


(七)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第二项至第五项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第六项、第七项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3、提供证据,必须是原始载体和原物


第十一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第十二条 以动产作为证据的,应当将原物提交人民法院。原物不宜搬移或者不宜保存的,当事人可以提供复制品、影像资料或者其他替代品。


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动产或者替代品后,应当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到人民法院或者保存现场查验。


第十三条 当事人以不动产作为证据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该不动产的影像资料。


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应当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进行查验。


4、电子数据的种类包括以下


第十四条 电子数据包括下列信息、电子文件:


(一)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


(二)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


(三)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


(四)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


(五)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


第十五条 当事人以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存储该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


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电子数据的制


5、关于公证文书的证据规定


第十六条 当事人提供的公文书证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涉及身份关系的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第十七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第十八条 双方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据。


6、当事人如何提交证据


第十九条 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


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和页数以及收到的时间,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在诉讼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在线提交证据还是邮寄提交,一般都需要一份证据目录来指引,毕竟合格的证据目录好比使用说明书,能够快速有效地发挥证据的证明作用。所以,比较清晰、高效的证据目录和整理形式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明证据


2、 证据目录称谓统一。当事人基于诉讼身份的理解会采用(被)答辩人、(被)反诉人,(被)申请人等称谓,一审民商事案件中可以直接以原告被告相称,简单明了不绕脑子。


3、证据目录表格化更清楚。证据目录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一目了然,整齐美观。同时在表格中对应证据序号、证据名称、证据


4、合理分组归类证据。对于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可以合并一组,如此既能紧凑连贯,又能形成体系。同时应以法律要件分类为基础,围绕争议焦点并结合案件类型,或以同一要件事实,或以同一争议焦点,或以同一诉讼请求等分组罗列证据,以达到证据组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完整的效果。


5、 证据页码不可少。页码的作用在于方便查找具体证据,但根据案件审理的进展,往往存在补充证据的需要,宜采用多层级目录的标注方式,既能方便在原有证据分组归类的情形下进行扩展补充而不用考虑重新编写页码,又能保持证据目录的完整连贯。


6、复杂案件要适当标注、说明。对于案情复杂的案件,可以通过法律关系图、时间进程图等可视化形式简化案情、归纳要点。对于大篇幅的合同文件、文字摘录稿、银行流水等证据,可以就所涉内容进行标注或在填写证明对象时进行部分援引。


7、 电子证据的提交要注意载体形式。对于电子证据,应当采用截图、拍照、录音、录像、公证等方式对内容进行固定,如果是采用线下提交的方式,还需要将相应的图片形成纸质打印件,音频视频储存至光盘、U盘等载体并制作与音频内容一致的文字摘录稿进行提交。尤其是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等截图应注明时间及人员身份,对于文字摘录稿应对照音频内容标注时间。


8、注意恪守举证期限,及时书面申请。为避免证据突袭,不能及时收集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申请延长举证期限。同时,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证人的姓名、职业、住所、联系方式,作证的主要内容,作证内容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以及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规定,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常见的民事诉讼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因财产权而发生的纠纷,多数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所发生的纠纷;


(2)公民之间因买卖、租赁、借贷、赠与、典当等合同行为而发生的纠纷以及继承遗产所引起的纠纷;


(3)因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所产生的债务纠纷以及损坏财产引起的赔偿纠纷;


(4)因人身权利引起的纠纷,这主要是指侵害公民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和肖像权;


(5)因侵害公民的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版权)而引起的纠纷;


(6)婚姻家庭引起的纠纷,主要有离婚以及因离婚引起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方面的纠纷,家庭成员间的赡养、抚育、扶养等纠纷;


(7)因经济合同、企业劳动用工、企业承包、土地承包、相邻权等引起的纠纷。




十八类民事诉讼证据种类汇总

一、婚姻纠纷案件


婚姻纠纷是指因恋爱、结婚、离婚而产生的各种纠纷的总和。


从大范围来讲,可以分三大阶段,婚约同居纠纷、结婚纠纷以及离婚纠纷(离婚纠纷本身又包括离婚纠纷、离婚后财产纠纷、离婚后损害赔偿纠纷、共同财产分割纠纷、子女抚养纠纷等一系列的矛盾纠纷)


(1)结婚证或婚姻登记机关的证明;


(2)未登记结婚的,关于同居时间或举行婚礼时间的证明;


(3)再婚的,原离婚调解书、判决书或有关部门的证明;


(4)被告下落不明的,关于下落不明时间、情况的证明;


(5)一方或双方为战役军人的,提供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证明;


(6)一方有理智缺陷、患有疾病、精神病的病情诊断等证据材料;


(7)一方因犯罪被判刑的,关于原判法院、刑期的证明;


(8)婚后感情的真实依据;


(9)一方有过错的相关证据(吸毒、赌博、出轨、家庭暴力等);


(10)子女姓名、性别、年龄、生活状况的证明;


(11)养子女、继子女的有关证明;


(12)请求抚养子女的有利条件或其他条件的证明;


(13)请求给付抚养费数额的依据(双方工资或劳动收入等);


(14)财产名称、数量、价值的证明;


(15)财产性质(婚前、婚后或夫妻约定财产)的证明;


(16)储蓄、国库券、股票等财产的证明或相关线索;


(17)债券、债务情况及性质(婚前、婚后男女一方单独债券债务)的证明;


(18)住房情况(私房建造时间、面积、造价;公房户名、面积、间数、常住人口、分配


(19)其他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继承遗产纠纷案件


继承纠纷,是被继承人死亡后,因争执死者的遗产而发生的纠纷。如因继承权、继承顺序、遗产分配份额等发生争议,都属于继承纠纷。


继承纠纷可分成两类:


一类是非侵权纠纷,如继承人仅对遗嘱的效力、遗产的范围和数额、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等问题认识不一而产生的纠纷。


另一类是侵权纠纷,即因发生侵害继承权、受遗赠权的行为。


(1)公安机关、医院关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被继承人的死亡日期的户籍资料或宣告死亡的判决书;亲属关系证明;


(2)被继承人主要遗产所在地的证明及遗产种类、数量及折价清单;


(3)被继承人生前债权、债务情况的证明;


(4)被继承人遗嘱原件、公证遗嘱的公证书,代书、录音或危急情况下口头遗嘱,及所附的两份以上证人材料;


(5)养子女、非婚生子女、形成抚育关系的继承子女应提供收养、出生证明、形成抚育关系的证明材料;


(6)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亲笔书写的弃权书及有关证据;


(7)丧偶儿媳、女婿继承公婆、岳父母遗产的,关于自己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证明;


(8)关于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人抚养的缺乏劳动力又无生活


(9)医院关于继承人已怀孕的证明;


(10)其他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三、抚育费案件


抚育费是离婚以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支付给子女的生活费用。


抚育费一般包含子女的教育费,医疗费和生活费,确定抚育费数额时,双方可先行协商,若能协商一致的,可以按照双方协商的结果来确定。


如果双方就抚育费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会参考子女的实际需要、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来说,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


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并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1)离婚调解书、判决书或婚姻登记机关的证明;


(2)工资、收入状况的证明;


(3)子女身体状况的证明;


(4)子女医疗费用票据;


(5)子女学习费用的票据及有关证明;


(6)其他证明。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四、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案件


男女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后,孩子的抚养权已经通过双方约定或法院判决归属一方。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另一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如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违法犯罪被劳动教养、被逮捕、被收监服刑、较长时间出国,无法直接抚养的。


抚养子女一方出现上述一种情形,另一方可依法主张变更抚养关系。


(1)离婚判决书、调解书或婚姻登记机关的证明;


(2)各自抚养子女有利或不利条件的证明;


(3)各自收入情况的证明;


(4)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本人的意见;


(5)其他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五、赡养纠纷案件


所谓赡养,主要是指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合理要求。


《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1)被赡养人的身体、经济、居住等情况的证明;


(2)子女对被赡养人的赡养情况的证明;


(3)子女的各自收入、居住等情况的证明;


(4)其他证据。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六、债务纠纷案件


债务是债权的对称,是指债的法律关系中,债务人依法对债权人所承担的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


(1)借款协议或借据;


(2)借贷关系有担保人的,有关担保的证据;


(3)借贷双方交付、收到钱款的凭证;


(4)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


(5)债务人应当交付利息的证明;


(6)无利息约定,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告不还,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逾期利息的,关于到期不还或经催告不还的证据;


(7)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关于证明债权凭证真实性及清偿债务的相关证据;


(8)付款利息凭证;


(9)其他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七、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


人身损害赔偿,指的是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体受到不法侵害,造成的伤害、残疾、死亡及精神损害,要求赔偿义务人以财产进行赔偿的侵权法律制度。


(1)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的证据;其他部门处理纠纷的相关证据;


(2)被告实施侵害行为的证据;


(3)人身受到侵害及伤害后果的证明(病情诊断、法医鉴定、有关照片等);


(4)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及交通费的证据(医疗单据、误工费和误工收入的证据、医疗部门准许专人护理的证明和护理凭证、车船票等);


(5)要求赔偿丧葬费或生活费的,关于亲属关系的证明、受害者生前抚养、扶养、赡养情况的证明、丧葬费凭证;


(6)被告无过错或受害人对发生损害亦有过错的证明;


(7)其他证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八、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


财产损害,是指侵权行为侵害财产权,使财产权的客体遭到破坏;其使用价值和价值贬损、减少或者完全丧失,或者破坏了财产权人对于财产权客体的支配关系,使财产权人的财产利益受到损失,从而导致权利人拥有的财产价值的减少和可得财产利益的丧失。


  按照广义的角度去理解,财产损害中的财产,是指广义的财产权利,应当包括自物权、他物权以及债权和知识产权,还包括股权、继承权等财产权,同时也包括财产利益。


(1)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的证据;


(2)被告实施侵害行为的证据;


(3)财产受损害情况的证明(财产名称、数量和发货票、受损害现场和实物的照片、有关部门的鉴定等);


(4)财物修复所需费用的证明;


(5)产权有争议的受损财产的产权证明;


(6)被告无过错或者受害人对发生损害亦有过错的证明;


(7)其他证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九、因饲养动物引起的损害赔偿案件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是指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1)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的证明;


(2)受害人受到侵害及损害后果的证明(病情诊断、法医鉴定、有关照片等);


(3)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证明;


(4)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证明;


(5)其他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十、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赔偿纠纷案件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1)产品原物、遗留物或照片;


(2)产品制造者、销售者的证明(产品的票据、信用卡、保修证);


(3)有关部门质量鉴定证明;


(4)人身、财产受到侵害及损害后果的证明;


(5)运输者、仓储者对他人财产、人身按时完成负有责任的证明;


(6)其他证据。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第一千二百零四条,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十一、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件


交通事故当中赔偿义务人(肇事者、保险公司)给予受害者的赔偿所包含的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


(1)公安交通部门的责任认定书、调解书或复议裁定书;


(2)受害人受到伤害及伤害后果的证明(病情诊断、法医鉴定、伤情等级、有关照片等);


(3)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宿费及交通费的证据(医疗费单据、误工天数和误工收入的证明、医疗部门准许专人护理的证明及护理费凭证、住宿费单据、车船票等);


(4)要求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提供亲属关系证明、被扶养人情况证明(含出生日期及其他扶养人情况证明);


(5)其他证据。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十二、因涉及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纠纷,又称劳动争议,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其中有的属于既定权利的争议 ,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发生的争议;有的属于要求新的权利而出现的争议,是因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


(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2)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对起诉方裁决书送达日期的证明;


(3)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其他关于雇佣关系的证明;


(4)工作起止日期的证明;


(5)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的决定、通知;


(6)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处罚的有关规章制度;


(7)职工违章违纪的证明;


(8)职工的工资、资金等收入情况的证明;


(9)用工单位支付培训费凭证;


(10)职工必须服务期限规定;


(11)其他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根据以上规定,个别裁员的经济补偿计算方式为等同于规模裁减人员为:一个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月平均工资,其中月平均工资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




十三、追索劳动报酬的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报酬即工资,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因履行劳动义务而获得的、由用人单位以货币方式支付的对价,包括加班工资、奖金、提成等。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劳动义务工资而产生的纠纷。


(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2)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对起诉方裁决书送达日期的证明;


(3)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其他关于雇佣关系的证明;


(4)工作起止日期的证明;


(5)出工人员名单;


(6)出工人员劳动天数及应得工资额的证明;


(7)拖欠劳动报酬具体数额的证据;


(8)其他证据。


《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十四、因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争议案件是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纠纷引发的诉讼案件。


(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2)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对起诉方裁决书送达日期的证明;


(3)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其他关于雇佣关系的证明;


(4)工作起止日期的证明;


(5)企业交纳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的证据;


(6)职工的工资、资金等收入情况的证明;


(7)职工伤势鉴定及医疗费单据;


(8)其他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十五、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案件


(1)申请人国籍证明(户口本、护照等);


(2)外国法院离婚判决书(调解书)正本及证明无误的中文译本;


(3)作出判决(调解)的法院出具的判决(调解)已生效的证明文件,该证明文件应经该外国公证部门公证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并应提供经证明无误的中文译本;


(4)作出判决(调解)的外国法院已合法传唤被告出庭的有关证明文件,该证明文件应经该外国公证部门公证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并应提供经证明无误的中文译本;


(5)作出判决(调解)的外国法院的应诉通知或出庭传票。




十六、房产案件应提交的材料


房产纠纷是指在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当事人之间因房地产权益而产生的争议。实际上也就是房产(房屋权益)纠纷和地产(土地权益)纠纷的总称。


(一) 房屋产权纠纷案件


(1)房屋产权凭证;


(2)房屋


(3)共有房产形成(共同投资建造、翻建、购买、继承、受赠等)的证明;


(4)房产登记变更(登记、变更登记、产权转移等)的证据;


(5)房屋使用、管理、收益情况证明;


(6)交纳房地产税人的姓名及纳税时间、金额、票据等;


(7)其他证据。


(二) 房屋买卖纠纷案件


(1)房屋产权凭证;


(2)房屋买卖合同及公证书;


(3)有关机关批准买卖房屋的文件;


(4)关于房屋交付情况的证明;


(5)买卖双方交付、收取房款的凭证;


(6)买主身份、买房用途及房籍情况的证明;


(7)共有房屋的其他共有人放弃优先购买权和同意出卖房屋的证据;


(8)出租房屋的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证据;


(9)其他证据。


(三) 房屋租赁纠纷案件


(1)房屋产权凭证;


(2)房屋租赁许可证;


(3)房屋租赁合同;


(4)欠租时间、金额的证明或者欠据;


(5)修缮前房屋质量情况的证明和为修缮房屋支出的合理费用的凭证;


(6)原房屋平面构造草图;


(7)转租协议及转租人从中渔利的证据;


(8)其他证据。


(四) 房屋腾迁纠纷案件


(1)房屋产权凭证;


(2)房屋租赁合同;


(3)被腾迁人家庭人口及是否有其它住房或可搬迁之处的证据;


(4)房主收回房屋后的用途(自用或继续出租等)的证明;


(5)出租房被买卖的,是否以同样价格让承租人优先购买的证据;


(6)房主是否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搬迁的证据;


(7)其他证据。




十七、借款合同纠纷


借款合同纠纷的,按照我国法律相关规定执行,不还款的,可以强制执行,利息有纠纷的,按照合同规定或者两人协商,无法偿还的,可以协商延期。


(1)合同(借款申请书、有关借款的凭证、协议书和当事人双方同意修改借款合同的有关书面材料);


(2)担保手续;


(3)贷款保证的物资和财产的凭证;


(4)借款实际用途证明;


(5)还款通知书;


(6)还款付息凭证;


(7)利息计算明细;


(8)利息计算的依据;


(9)其他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第六百七十二条 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或者其他资料。


第六百七十三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六百七十七条 借款人提前返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第六百七十八条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六百七十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十八、财产保险合同纠纷


财产保险合同是指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所订立的合同。财产保险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补偿性保险,它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


(1)合同及变更合同内容的协议、批注或者批单;


(2)投保单;


(3)保险单或保险凭证;


(4)预约保险合同及预约保险单;


(5)交付、收取保险费的凭证;


(6)投保方不申报、隐瞒、错误申报主要危险情况的证明;


(7)投保方关于保险标的过户、转让、出售的书面通知;


(8)投保方通知保险方保险标的的变更用途或增加危险程度的证明;


(9)保险方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合理建议;


(10)由于投保方的故意而发生保险事故的证明;


(11)发生保险事故后投保方采取措施避免扩大损失的证明;


(12)投保方发生事故当时实际遭受损失的证明;


(13)损失物资价值和投保方从第三者取得赔偿的证明;


(14)其他证据。


《保险法》第十二条 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第六十六条 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给第三者造成损害的保险事故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被保险人支付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必要的、合理的费用,除合同另有约定外,由保险人承担。




具体规定以最新颁布实施的《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为准。










北京法院司法鉴定常见问题解答|优化营商环境



疫情期间,北京法院委托鉴定工作“不停摆”,司法鉴定人员“云出庭”,线上委托、网上审查、工作节点全程留痕、鉴定文书平台回传,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为持续优化首都法治化营商环境,北京法院坚持首善标准,秉持司法为民,积极推进委托司法鉴定工作高质量发展。建立的专业机构相关信息“五公开”制度,联合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发布的《委托司法鉴定规范指南》等创新举措在全国法院均属首创,一般鉴定案件的机构平均用时压缩至30天内,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诉讼满意度。


今天,就司法鉴定工作中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常见问题,网事君邀请到北京高院诉服办为您逐一进行解答。




1


在民事诉讼中,什么情况下会启动司法鉴定程序?


解答:在审判和执行过程中,如果碰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比如人身损害赔偿中的伤残等级鉴定、婚姻家庭纠纷中的房地产评估、买卖合同纠纷中的产品质量鉴定等,当事人可以就此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由专业机构进行鉴定评估。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但法院认为案件审理确实需要,且符合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条件的,也应当启动委托鉴定程序。




2


在民事诉讼中,常见的司法鉴定评估类型一般有哪些?


解答:婚姻家庭、析产继承、房屋买卖、建设工程和道路交通事故等人身和财产权益纠纷是民事诉讼中的常见案件类型,诉讼中往往需要评估财产价值、确定伤残等级、辨别文件手印真伪等,相应地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建设工程造价类、会计审计类、知识产权类、 产品质量类鉴定及资产、房地产评估成为常见的委托鉴定评估类型。从北京法院近年委托的鉴定评估来看,这些类型的鉴定评估数量大约占比为95%左右。




3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北京法院入围司法鉴定机构信息?


解答:2020年3月,北京法院在全国率先实现专业机构信息“五公开”。通过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https://www.bjcourt.gov.cn/),点击“名册信息”栏目,或通过“北京法院诉讼服务”微信公众号“诉讼服务-机构名册”栏目,就可以看到北京法院入围机构申报的信息。“五公开”的信息包括:各司法鉴定机构的基本信息、业务信息、外部评价信息、考核信息以及投诉举报渠道等。




4


诉讼中,双方可以协商选择司法鉴定机构吗?协商不成怎么办?


解答:可以,可以,当然可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三十二条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工作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第八条规定:专业机构的确定以当事人协商选择与人民法院确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当事人申请鉴定评估的,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选择。人民法院依职权委托鉴定评估的,可以在确定专业机构之前询问当事人意见。当事人协商不成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委托鉴定评估的,人民法院将根据不同类别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对外委托一体化平台在北京法院对外委托专业机构名册中随机确定。




5


如果协商不成,法院是怎么确定司法鉴定机构的?


解答:法院随机确定机构,全程公开透明,而且支持回放过程。


为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确保专业机构的随机确定过程公开透明,北京法院建立了对外委托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并辅助以信息化方式进行监督。当事人可通过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诉讼服务-鉴定结果查询”栏目,输入委托时间、案号、当事人/申请人姓名或名称、委托法院等信息后,就可以在线回放专业机构随机确定过程并查询到结果了。




6


如果对法院选定的鉴定评估机构或相关人员不满意,可以提出回避申请吗?


解答:可以哒!


根据《办法》第十条的规定: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采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充分说明理由后申请其回避:(一)曾经作为鉴定人、评估人员参加过同一个鉴定评估事项的;(二)曾经就同一个鉴定评估事项提供过专业咨询意见的;(三)曾经参与过同一个鉴定评估事项庭审质证的;(四)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定应当回避的;(五)其他可能影响独立、客观、公正开展工作的情形。




7


鉴定评估的费用由谁负担?支付期限有规定吗?


解答:根据《规定》第三十一条和《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因鉴定评估发生的费用,人民法院根据谁主张、谁负担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决定由当事人预先支付给专业机构。


为有效提高鉴定评估工作效率,防止借鉴定程序故意拖延诉讼,《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交费通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交纳费用,最长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当事人逾期未交纳费用的,视为撤回鉴定评估申请。




8


司法鉴定机构实施鉴定的期限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解答: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鉴定事项涉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近年来,北京法院通过打造集约化专业团队、建立智能化委托平台、优化入围机构名册、加强机构考核评价等方式,不断压缩鉴定评估周期。目前,一般鉴定案件的机构平均用时已由2018年的109天压缩至30天内。




9


如果对鉴定意见、评估报告有异议,应该怎么办?


解答:《规定》第三十七条和《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如果对鉴定评估有异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由人民法院依法通过通知专业机构书面答复、补正鉴定评估文书、补充鉴定评估,通知专业人员出庭质证或者重新鉴定评估等方式解决。


同时,为加强专业机构监督管理,缩短鉴定评估整体用时,减少当事人经济成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要求专业机构书面答复的,专业机构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书面向人民法院进行解释、说明或者补充,最长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


当然,如果专业机构书面答复异议后,当事人仍对鉴定意见、评估报告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专业人员确有必要出庭的,专业人员应当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评估事项有关的问题。


疫情期间,一些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积极与司法鉴定机构沟通协调,通过“云庭审、云鉴定”,有效保障了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10


对于申请鉴定评估需要提交的各类材料,有“工具书”可供参考吗?


解答:当然有!针对诉讼群众不知道应当如何确定鉴定事项、准备哪些鉴定材料,导致需要多次申请、反复补正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鉴定效率的问题,2021年9月北京高院联合市司法局和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法医临床和文件手印两大类21项《委托司法鉴定规范指南》,涵盖了全市法院近70%的委托司法鉴定案件。


具体内容,点击链接查看:首批《委托司法鉴定规范指南》全文


或者,通过登录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诉讼服务-营商环境-诉讼指南”栏目,即可轻松下载获取《委托司法鉴定规范指南》,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委托鉴定的专业指导。


指南发布也取得了效果。数据显示,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自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到法院办理委托手续,审查周期从原来的33.2天缩短至15.3天,同比缩短53.9%;法院委托成功率由69.9%提高至86.7%;鉴定评估机构一次性审查通过比例显著增长,同比提升近17%,平均审查受理时间由以往平均6.5天缩短至2.7天,当事人反复向鉴定机构补充材料的情形基本不复存在,减轻了群众诉累,提升了群众的诉讼体验感。




以上是我们对司法鉴定常见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一步,北京法院将坚持首善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提升司法鉴定质效,严格把控委托鉴定评估工作流程和时间节点,持续压缩鉴定评估整体用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供稿:北京高院诉讼服务办公室


编辑:姚日辉




疫情期间,北京法院委托鉴定工作“不停摆”,司法鉴定人员“云出庭”,线上委托、网上审查、工作节点全程留痕、鉴定文书平台回传,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为持续优化首都法治化营商环境,北京法院坚持首善标准,秉持司法为民,积极推进委托司法鉴定工作高质量发展。建立的专业机构相关信息“五公开”制度,联合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发布的《委托司法鉴定规范指南》等创新举措在全国法院均属首创,一般鉴定案件的机构平均用时压缩至30天内,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诉讼满意度。


今天,就司法鉴定工作中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常见问题,网事君邀请到北京高院诉服办为您逐一进行解答。




1


在民事诉讼中,什么情况下会启动司法鉴定程序?


解答:在审判和执行过程中,如果碰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比如人身损害赔偿中的伤残等级鉴定、婚姻家庭纠纷中的房地产评估、买卖合同纠纷中的产品质量鉴定等,当事人可以就此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由专业机构进行鉴定评估。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但法院认为案件审理确实需要,且符合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条件的,也应当启动委托鉴定程序。




2


在民事诉讼中,常见的司法鉴定评估类型一般有哪些?


解答:婚姻家庭、析产继承、房屋买卖、建设工程和道路交通事故等人身和财产权益纠纷是民事诉讼中的常见案件类型,诉讼中往往需要评估财产价值、确定伤残等级、辨别文件手印真伪等,相应地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建设工程造价类、会计审计类、知识产权类、 产品质量类鉴定及资产、房地产评估成为常见的委托鉴定评估类型。从北京法院近年委托的鉴定评估来看,这些类型的鉴定评估数量大约占比为95%左右。




3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北京法院入围司法鉴定机构信息?


解答:2020年3月,北京法院在全国率先实现专业机构信息“五公开”。通过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https://www.bjcourt.gov.cn/),点击“名册信息”栏目,或通过“北京法院诉讼服务”微信公众号“诉讼服务-机构名册”栏目,就可以看到北京法院入围机构申报的信息。“五公开”的信息包括:各司法鉴定机构的基本信息、业务信息、外部评价信息、考核信息以及投诉举报渠道等。




4


诉讼中,双方可以协商选择司法鉴定机构吗?协商不成怎么办?


解答:可以,可以,当然可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三十二条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工作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第八条规定:专业机构的确定以当事人协商选择与人民法院确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当事人申请鉴定评估的,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选择。人民法院依职权委托鉴定评估的,可以在确定专业机构之前询问当事人意见。当事人协商不成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委托鉴定评估的,人民法院将根据不同类别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对外委托一体化平台在北京法院对外委托专业机构名册中随机确定。




5


如果协商不成,法院是怎么确定司法鉴定机构的?


解答:法院随机确定机构,全程公开透明,而且支持回放过程。


为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确保专业机构的随机确定过程公开透明,北京法院建立了对外委托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并辅助以信息化方式进行监督。当事人可通过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诉讼服务-鉴定结果查询”栏目,输入委托时间、案号、当事人/申请人姓名或名称、委托法院等信息后,就可以在线回放专业机构随机确定过程并查询到结果了。




6


如果对法院选定的鉴定评估机构或相关人员不满意,可以提出回避申请吗?


解答:可以哒!


根据《办法》第十条的规定: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采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充分说明理由后申请其回避:(一)曾经作为鉴定人、评估人员参加过同一个鉴定评估事项的;(二)曾经就同一个鉴定评估事项提供过专业咨询意见的;(三)曾经参与过同一个鉴定评估事项庭审质证的;(四)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定应当回避的;(五)其他可能影响独立、客观、公正开展工作的情形。




7


鉴定评估的费用由谁负担?支付期限有规定吗?


解答:根据《规定》第三十一条和《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因鉴定评估发生的费用,人民法院根据谁主张、谁负担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决定由当事人预先支付给专业机构。


为有效提高鉴定评估工作效率,防止借鉴定程序故意拖延诉讼,《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交费通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交纳费用,最长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当事人逾期未交纳费用的,视为撤回鉴定评估申请。




8


司法鉴定机构实施鉴定的期限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解答: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鉴定事项涉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近年来,北京法院通过打造集约化专业团队、建立智能化委托平台、优化入围机构名册、加强机构考核评价等方式,不断压缩鉴定评估周期。目前,一般鉴定案件的机构平均用时已由2018年的109天压缩至30天内。




9


如果对鉴定意见、评估报告有异议,应该怎么办?


解答:《规定》第三十七条和《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如果对鉴定评估有异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由人民法院依法通过通知专业机构书面答复、补正鉴定评估文书、补充鉴定评估,通知专业人员出庭质证或者重新鉴定评估等方式解决。


同时,为加强专业机构监督管理,缩短鉴定评估整体用时,减少当事人经济成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要求专业机构书面答复的,专业机构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书面向人民法院进行解释、说明或者补充,最长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


当然,如果专业机构书面答复异议后,当事人仍对鉴定意见、评估报告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专业人员确有必要出庭的,专业人员应当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评估事项有关的问题。


疫情期间,一些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积极与司法鉴定机构沟通协调,通过“云庭审、云鉴定”,有效保障了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10


对于申请鉴定评估需要提交的各类材料,有“工具书”可供参考吗?


解答:当然有!针对诉讼群众不知道应当如何确定鉴定事项、准备哪些鉴定材料,导致需要多次申请、反复补正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鉴定效率的问题,2021年9月北京高院联合市司法局和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法医临床和文件手印两大类21项《委托司法鉴定规范指南》,涵盖了全市法院近70%的委托司法鉴定案件。


具体内容,点击链接查看:首批《委托司法鉴定规范指南》全文


或者,通过登录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诉讼服务-营商环境-诉讼指南”栏目,即可轻松下载获取《委托司法鉴定规范指南》,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委托鉴定的专业指导。


指南发布也取得了效果。数据显示,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自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到法院办理委托手续,审查周期从原来的33.2天缩短至15.3天,同比缩短53.9%;法院委托成功率由69.9%提高至86.7%;鉴定评估机构一次性审查通过比例显著增长,同比提升近17%,平均审查受理时间由以往平均6.5天缩短至2.7天,当事人反复向鉴定机构补充材料的情形基本不复存在,减轻了群众诉累,提升了群众的诉讼体验感。




以上是我们对司法鉴定常见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一步,北京法院将坚持首善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提升司法鉴定质效,严格把控委托鉴定评估工作流程和时间节点,持续压缩鉴定评估整体用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供稿:北京高院诉讼服务办公室


编辑:姚日辉



有哪些情形下是禁止结婚的

公司诉讼类型都有哪些

公司诉讼的类型都有哪些

公司诉讼的类型都有哪些 ?

承诺的方式有哪些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有哪些规定(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有哪些)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352611.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4年11月10日星期五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

首页 找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