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更鸟 > 法律知识学习

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诉讼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诉讼的名词解释)

  • 法律知识学习
  • 2023-05-05 15:10:01
  • 0
  • 南京律师
文章目录:

加强记忆之Day2-刑诉概述、基本原则、诉讼主体

一、刑诉基本理念、目的、价值、构造


基本理念


①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


②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存在矛盾时,利益权衡原则作出选择)


③诉讼效率(公正第一、效率第二)


目的


根本目的-维护社会秩序;


直接目的-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


犯罪控制模式;正当程序模式;家庭模式;


实体真实主义(积极、消极实体真实主义);正当程序主义


价值


秩序、公正(核心地位)、效益


构造


职权主义诉讼(实体真实)、当事人主义诉讼、混合式诉讼


二、基本原则


1、我国目前主要的程序违法后果规定:


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非所有);


②二审→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③死立执、死缓复核→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2、检察院法律监督——立案监督;侦查、审查起诉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


3、认罪认罚从宽


①认罪:


承认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仅对个别事实情节提出异议,或虽然对行为性质提出辩解但表示接受司法机关认定意见的,不影响“认罪”认定。


仅供述数罪中的一罪或部分罪名事实的,全案不作“认罪”认定。对如实供述部分可从宽。


②体现:认罪认罚是适用速裁程序的条件之一。


批捕(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侦查(告知、记录在案、移送);


审查起诉(告知和听取意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提出量刑建议);


审判(告知、审查自愿、真实、合法性、对量刑建议的采纳)


自愿如实供述+重大立功、涉及国家重大利益→最高检核准→公安可撤销案件、检可作不起诉决定。


4、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三、诉讼主体


刑事检察 | 刑事诉讼中翻译问题的若干思考


刑事诉讼中翻译问题的若干思考




阮建华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干部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刑事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




摘 要:从刑事诉讼的视角来看,法律翻译指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涉及的翻译活动,是涉外因素在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刑事诉讼环节的具体体现。法律翻译不仅仅是对语言种类的单纯转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解释活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翻译,既要符合准确性与精确性、同一性与一致性、清晰性与简明性的原则要求,还要确保翻译文本能够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使用,保障刑事证据的可采性。要严格翻译人员的准入资质,建立翻译人员的追责机制,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救济,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翻译制度。


关键词:刑事诉讼 法律翻译本质 法律翻译原则 翻译制度




全文




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都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涉外法治建设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必然要求高水平涉外法治保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公民走向世界,相关涉外刑事案件、刑事司法协助等法律纠纷日益增多,对翻译文本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涉外刑事案件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6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481条分别对外国人的语言权利以及获得翻译帮助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翻译是将语言转化为刑事证据的关键环节,翻译文本的质量直接关系证据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并最终影响刑事犯罪预防和指控的效果。当前我国刑事诉讼翻译制度不完善,翻译文本的准确度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刑事案件质量。有必要研究探讨刑事诉讼中法律翻译问题,明晰法律翻译本质及原则,健全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翻译制度,提升刑事诉讼中法律翻译质量和水平。




一、刑事诉讼中法律翻译本质




“所有的翻译都是一种解释,某种程度上这是事实。”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翻译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翻译活动,但不仅仅是对语言种类进行的单纯转换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解释活动。一般而言,普通解释是用同一种语言进行解释,而法律翻译则是用不同语言进行解释,属于翻译和解释的交集。因此,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翻译,既要遵循翻译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遵照解释学的解释方法。有学者将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对法律文体与翻译文本含义所作的阐释与理解称之为“翻译解释”。




典型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发生学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包括合宪性解释)、比较解释、客观目的解释等。其中,文义解释就是对书面语言即法律文本的字面含义的解释,它是法律解释中最常用、最基础的解释方法。文义解释要求根据语法规则对法律文本的含义进行分析并加以说明,首先从法律文本的文字含义入手,解释法律专业术语时应避免将其当作日常语言来解释。文义解释方法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可以减少法律翻译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翻译文本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从而保障刑事证据的可采性。比如,“实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称法,是相对于缓刑而言,指的是被告人实际需要在监狱服刑的刑罚,可以直译为“Incarceration”。我国的“缓刑”指的是刑罚的执行方式,如“判三缓四”,意思是按照法律规定对被告人暂不执行刑罚,给予四年考验期,考验期之内没有再犯新罪,三年有期徒刑便不再执行。国外的“Probation”,尽管常被翻译为“缓刑”,实际上是一种刑罚方式(Punishment),按这个专业术语本义(与Prove同源,相当于“考验”“证明”),应该翻译为“考察”。




虽然法律翻译与法律解释存有共同之处,但是两者目标有所不同。法律翻译按照整个过程划分,可以分为原文之理解、译文之表达、达意之验证三个环节,终极目标是实现法律文本与翻译文本的等效。然而法律解释目标则不是实现法律解释与法律文本的等效。法律解释目标有主观说与客观说之分,前者旨在探究立法者之原意,后者旨在探究法律本身之意旨。对于模糊性概念的解释或翻译时,法律解释目标与法律翻译目标之间的差异性就表现得尤为明显。法律解释目标在于将模糊概念具体化、明确化,使其内涵和外延变得清晰,最终能够作为具体个案的裁判依据。从法律翻译角度,翻译人员需要将模糊概念的不确定性尽可能保留下来,不能擅自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扩张或限缩,而是要结合法律文本、法律体系、法律制度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作出精确翻译,避免造成翻译文本失真的情况。在缺少对等的法律术语时,翻译人员要从客观说角度出发,所作出的翻译文本要符合法律本身想要实现的意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法律翻译追求法律文本与翻译文本的等效,是指法律文本的读者和翻译文本的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法律文本或翻译文本产生同等效果的认知。这种等效不是形式等效,而是实质等效,并且是可检验的,即通过回译之方法,对翻译文本进行达意验证。比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83条关于“拘留”规定,对应英文翻译为“Detention”,回译时两者并不等效。我国法律关于“拘留”规定包括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刑事拘留3种类型。而刑事诉讼法第82、83条规定的“拘留”,指的是刑事拘留,应该翻译为“CriminalDetention”更为妥当。




二、刑事诉讼中法律翻译原则




法律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法律行为,涉及不同的法律体系、制度和观念。法律翻译之难主要是由于法律系统、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比较法学是翻译法律文本的基石,法律文本的可译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过程涉及的法系间的关联度。有学者认为,“法律翻译不仅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也是从一个法律体系到另一个法律体系的过程。”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应当遵循法律翻译原则,以保障刑事证据的可采性。法律翻译原则包括准确性与精确性(AccuracyandPrecision)、同一性与一致性(IdentityandConsistency)、清晰性与简明性(ClarityandSimplicity)。




(一)准确性与精确性




准确性与精确性是法律翻译的灵魂,直接体现司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刑事诉讼法的规范性、严肃性和专业性要求翻译文本必须忠于原文,必须精准。比如,美国刑事诉讼中的“PleaBargain”,一般直译为“认罪求情协议”。直译中“认罪”可以理解,但是“求情”没有根据,易引起误解,即求情意味着可以轻判。很明显,直译没有准确把握“PleaBargain”本义。“PleaBargain”本义是允许检察官与被告人的辩护律师围绕罪刑问题进行协商,以检察官撤销指控、降格指控或要求法官从轻处罚为条件来换取被告人之有罪答辩,进而检察官与被告人达成认罪协议(PleaAgreement)。认罪协议具有类似契约效力,对检察官与被告人双方都具有约束力,但对法官无约束力。如果法官认为被告人在签署认罪协议时并非出于自愿,则有权拒绝认罪协议中被告人的有罪答辩,并将案件按照有陪审团参与审判的普通程序进行审理。“PleaBargain”是从“PleaBargaining”逆生而来,《元照英美法词典》译为“辩诉交易”或者“控诉交易”。这种译法仍然不够精确,“交易”一词有失法律严肃性,可以译为“认罪协商”。我国刑事诉讼中并没有“PleaBargain”概念,但有认罪认罚从宽概念。两种概念虽然都包含“认罪”“协商”等元素,但实质内涵有本质区别。目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尚无约定俗成的译法。常见译法有:(1)ChinesePleaBargaining;(2)PleaforLeniency;(3)GuiltyPleaforSentenceReduction/Discounts;(4)SystemforImposingLenientPunishmentsonThoseConfessingtoTheirCrimesandAcceptingPunishments;(5)SystemofLeniencyforPleadingGuiltyandAcceptingPunishments。其中,(1)译法特点是形象直观,不足是无法体现中国特色。(2)译法借用“pleabargaining”中“plea”一词。“plea”是“恳请”“答辩”之意,“apleaforleniency”可以表达出“请求宽大处理”意思,但没有体现“认罪认罚”之意。(3)译法表达使用“sentencereduction/discounts”,没有体现“认罚”,仅是刑期的减让是不能涵盖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从宽,看似“精确”实则“漏译”。(4)(5)译法属于直译,含义完整。相比较而言,(4)表达稍显累赘,且“those”“their”等词偏口语化,简洁性欠缺。因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可采用(5)译法,即“SystemofLeniencyforPleadingGuiltyandAcceptingPunishments”。




(二)同一性与一致性




法律翻译的同一性是指用同一词汇表达同一法律概念或含义。法律翻译的一致性是指在整个翻译文本中关键词词义或概念要保持一致性,且与有关法律中对应的关键词释义相一致。刑事诉讼中法律概念比较多,有的概念存在多种译法,但在翻译过程中要秉持同一性与一致性原则,这样才能使翻译文本中的概念保持前后一致、上下一致以及与有关的官方释义一致。如果翻译文本中缺乏同一性与一致性,无疑会使法律概念发生混淆,使读者不必要地去揣测不同词语的差别,从而影响法律的精确度。比如,刑事诉讼法中的“未成年人”,有两种译法“Minor”和“Infant”,在翻译时,如果上文选择“Minor”,那么下文亦选择“Minor”,而不要随意更改为“Infant”。在同一性与一致性原则应用上,香港法律中文版(真确本)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香港法律可谓卷帙浩繁,共有500多个条例,类如reference(提述)、likely(相当可能)、materialparticular(要项)、satisfyreasonablypracticable(在合理的切实可行范围内)、withoutprejudiceto(在不损害……的原则下)等普通的词汇或词组,一般可以有多种灵活式的翻译方法,但在香港法律中文版(真确本)中基本上只有一两种固定译法,从而确保同一法律体系在不同法律条例中译文的高度统一。




(三)清晰性与简明性




法律文本在用词上会大量使用专有名词,尤其是在英文法律文本中更是有大量的中古英语、法语、拉丁语,有的并列使用一组近义词来限定一个唯一词义。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时使用精确的语句单词来明确地表达出法律概念。如果在翻译时造成法律意义不明晰,如权利和义务关系界定不准确、法律条文含义被曲解等问题,法律规范就会得不到有效执行,甚至会导致错误执行,造成错案冤案。比如,Thedefendantsdecidetoadmittheirguilt,butinsistthatthereareextenuatingcircumstances.此句中的“extenuatingcircumstances”如何翻译?结合刑事诉讼法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规定,被告人承认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由此看出,认罪只是可以从宽处罚的一个情节。“从宽处罚”包括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具体到此句翻译,宜将“extenuatingcircumstances”译为“减轻处罚情节”更为恰当。另外,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中一些专有名词有特定含义,翻译过程中要了解有关国家的法律文化后再作翻译。比如,“Information”在普通英语中的含义是信息、资料,在法律英语中区分不同国家和地区,其含义不同。在美国,“Information”指检察官制作并提交法院指控刑事犯罪的起诉书,不同于大陪审团批准起诉的起诉书(Indictment)。美国的大多数州中,“Information”适用于起诉轻罪(Misdemeanors)案件,但也有一些州用于起诉重罪(Felonies)案件。在英国,“Information”指民事起诉状或刑事起诉书,实质上相当于“Pleading”,是启动民事诉讼程序或者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环节。




三、我国刑事诉讼翻译职业制度的完善




法律翻译涉及案件事实查明、法律适用、证据认定、法庭裁决、判决执行等各环节,翻译文本质量直接影响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翻译职业制度已初步建立,但是在人员准入、追责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提高刑事诉讼中法律翻译质量,不仅要遵循法律解释方法和法律翻译原则的要求,还需健全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翻译职业制度。




一是严格翻译人员的准入资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关涉被追诉人有罪与无罪、此罪与彼罪、罪重与罪轻,必须保证翻译人员的专业能力。我国尚未建立法律翻译人员统一资格考试,未对从事法律翻译人员设置基本标准。建议参照美国“联邦法庭口译资格考试”来建立我国法律翻译人员统一资格考试,根据不同国家语言来设置不同类别和标准,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方式,以考察语言翻译能力和法律专业素养为重点。通过考试后颁发法律翻译资格证书,获得法律翻译资格,从而把好法律翻译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对于具备资格的法律翻译人员,建议由司法行政部门建立专门的法律翻译人才库,实行统一管理。司法机关在办理涉外刑事案件时,可以从人才库中随机选派,充分利用法律翻译人才资源。




二是建立翻译人员的追责机制。根据翻译活动的性质、翻译人员因故意或过失而造成法律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有的可能构成刑事责任,有的可能构成民事或行政责任,应该对翻译人员建立多层次的追责机制。当翻译人员具有故意虚假翻译,泄露案件秘密,故意帮助犯罪嫌疑人翻供、串供或者隐匿证据材料以逃避罪责的等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翻译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造成“错译”“漏译”,导致延误诉讼等情况,并给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当翻译人员在翻译活动过程中违反相关从业规定,如违背职业道德、违反司法纪律等情形的,应当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三是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救济。法律翻译过程是对语言进行释义的过程,翻译人员专业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翻译文本的质量,最终影响被追诉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应从翻译活动之前、翻译活动之中、翻译活动之后三个环节分别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在翻译活动之前,明确告知被追诉人有权获得翻译帮助权利、有权聘请翻译人员、有权申请翻译人员回避等。在翻译活动之中,被追诉人基于正当理由对翻译人员的工作不满意的,有权申请更换翻译人员,有权对翻译人员的翻译内容提出异议等。在翻译活动之后,有权对翻译笔录进行核对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有权对其质疑准确性的翻译笔录申请排除等。






*本文刊登于《中国检察官》杂志2023年2月(司法实务版)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常用法律法规汇编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综合


第二节 刑事法律文书


第三节 继续盘问


第二章 管辖


第三章 受案、立案、不予立案、撤案、立案监督


第四章 回避


第五章 律师参与刑事诉讼


第六章 诉讼参与人权利保护


第七章 勘验、检查


第八章 搜查


第九章 扣押、查封


第十章 调取证据、登记保存


第十一章 查询、冻结


第十二章 鉴定


第十三章 辨认


第十四章 技术侦查


第十五章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十六章 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十七章 通缉


第十八章 犯罪信息采集与网上侦查措施


第十九章 电子数据取证


第二十章 拘传


第二十一章 取保候审


第二十二章 监视居住


第二十三章 拘留


第二十四章 逮捕


第二十五章 羁押


第二十六章 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港澳台居民采取强制措施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七章 证据审查判断


第二十八章 侦查终结


第二十九章 速裁程序


第三十章 执行刑罚


第三十一章 社区矫正


第三十二章 特别程序


第三十三章 办案协助


第三十四章 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


第三十五章 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综合




1.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公通字〔2002〕13号)


2.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通字〔2005〕98号)


3.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工作规范(公通字〔2006〕82号)


4.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范(公通字〔2007〕29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6.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7.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第三版)(公通字〔2016〕18号,未公布)


8.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通字〔2017〕25号)


9.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1.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第二节 刑事法律文书




1.关于贯彻实施《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4〕64号


2.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式样(2012版)(公通字〔2012〕62号)


3.公安机关刑事复议复核法律文书式样(公通字〔2014〕36号)


4.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银监发〔2016〕41号)


5.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实施细则(银监办发〔2016〕170号)


6.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公通字〔2016〕16号)


7.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法律文书式样(试行)(公通字〔2019〕4号)


8.关于修改和补充部分刑事法律文书式样的通知(公法制〔2020〕1009号)


9.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2022年施行)




第三节 继续盘问




1.关于公安机关执行《人民警察法》有关问题的解释(1995年施行)


2.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公通字〔2002〕13号)


3.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范(公通字〔2007〕29号)


4.关于贯彻实施《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4〕64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


6.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2020修正)


7.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二章 管辖




1.关于国家安全机关行使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的决定(1983年施行)


2.关于办理流窜犯罪案件中一些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公发〔1989〕27号)


3.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的决定(1993年施行)


4.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办理走私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通知(署侦〔1998〕742号)


5.关于受害人居住地公安机关可否对诈骗犯罪案件立案侦查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00〕10号)


6.关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适用法律和政策有关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00〕25号)


7.关于旅客列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01〕70号)


8.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2002〕139号)


9.关于职务侵占案件管辖权问题的批复(公经〔2003〕435号)


10.公安机关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公通字〔2004〕12号)


11.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通字〔2005〕98号)


12.关于建立派出所和刑警队办理刑事案件工作机制的意见(公通字〔2005〕100号)


13.关于办理毒 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07〕84号)


14.关于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 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2008〕324号)


15.关于办理军队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规定(政保〔2009〕1号)


16.关于严厉打击假币犯罪活动的通知(公通字〔2009〕45号)


17.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法发〔2010〕7号)


18.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0〕40号)


19.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


20.关于办理流动性团伙性跨区域性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1〕14号)


21.关于信用卡诈骗犯罪管辖有关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11〕29号)


22.关于开展打击网络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通知(工商直字〔2011〕138号)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


24.公安机关办理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通字〔2012〕37号)


25.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公通字〔2012〕45号)


26.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27.关于规范刑事案件“另案处理”适用的指导意见(高检会〔2014〕1号)


28.关于监狱办理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规定(司法通〔2014〕80号)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2014年施行)


30.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6〕32号)


31.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法释〔2016〕16号)


32.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9号)


33.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通字〔2017〕25号)


34.关于中国海警局行使海上维权执法职权的决定(2018年施行)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施行)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3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2018修订)


38.关于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年施行)


39.关于办理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高检会〔2018〕1号)


40.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9〕1号)


41.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高检会〔2019〕2号)


42.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9〕11号)


43.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2019年施行)


44.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4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46.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公通字〔2020〕9号)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


48.关于办理跨境赌博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20〕14号)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2021年施行)


5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年修正)


5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2021年施行)


5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53.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 (法发〔2021〕22号)


54.关于加强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意见(试行)(国监发〔2020〕3号)


55.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56.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22〕18号)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年施行)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59.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2022年施行)




第三章 受案、立案、不予立案、撤销、立案监督




1.关于刑事案件如实立案的通知(公通字〔2000〕40号)


2.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加强案件受理、立案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公经〔2001〕947号)


3.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公通字〔2002〕13号)


4.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通字〔2005〕98号)


5.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工作规范(公通字〔2006〕82号)


6.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高检会〔2006〕2号)


7.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范(公通字〔2007〕29号)


8.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高检会〔2010〕5号)


9.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法发〔2010〕7号)


10.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1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2014年施行)


12.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公通字〔2015〕32号)


13.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14.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15.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公通字〔2016〕16号)


16.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衔接配合的规定(高检会〔2017〕3号)


17.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通字〔2017〕25号)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9.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20.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法〔2019〕254号)


21.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20修订)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2020修订)


2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24.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25.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0〕17号)


26.110接处警工作规则(2021年修订,未公布)


27.关于加强查处骗取医保基金案件行刑衔接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1〕49号)


28.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第四章 回避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2014年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五章 律师参与刑事诉讼




1.法律援助条例(2003年施行)


2.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2012年施行)


3.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4.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司发通〔2013〕18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37号)


6.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司发〔2015〕14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9.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看守所律师会见工作的通知(公监管〔2019〕372号)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1.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司规〔2020〕6号)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2021年施行)




第六章 诉讼参与人权利保护




1.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公通字〔2013〕30号)


3.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中政委〔2014〕3号)


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2014年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七章 勘验、检查




1.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证据检查规则(公信安〔2005〕161号)


2.关于正确执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九条的批复(公复字〔2008〕5号)


3.关于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中正确适用提取和扣押措施的批复(公复字〔2009〕3号)


4.公安机关勘验检查及处置制造毒 品案件现场规定(公禁毒〔2010〕333号)


5.公安机关处置重特大爆炸案件现场工作规定(公通字〔2012〕2154号,未公布)


6.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公通字〔2015〕31号)


7.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6〕22号)


8.关于办理毒 品犯罪案件毒 品提取、扣押、称量、取样和送检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公禁毒〔2016〕511号)


9.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公通字〔2018〕41号)


1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八章 搜查




1.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4.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5.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提请公安机关协助采取搜查、留置、通缉措施的规定(试行)(国监办发〔2019〕1号,未公布)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九章 扣押、查封




1.关于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中正确适用提取和扣押措施的批复(公复字〔2009〕3号)


2.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公通字〔2013〕30号)


4.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公通字〔2015〕21号)


5.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公通字〔2015〕31号)


6.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十章 调取证据、登记保存




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公通字〔2013〕30号)


2.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公通字〔2015〕2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一章 查询、冻结




1.关于对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的执法活动加强监督的通知(法〔1996〕83号)


2.关于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可否查封冻结不动产或投资权益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01〕17号)


3.金融机构协助查询、冻结、扣划工作管理规定(银发〔2002〕1号)


4.关于查询、冻结、扣划证券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法发〔2008〕4号)


5.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公通字〔2013〕30号)


7.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助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查询冻结工作规定(银监发〔2014〕53号)


8.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公安机关开展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工作的意见(银监发〔2015〕9号)


9.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公通字〔2015〕21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13.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2022年施行)




第十二章 鉴定


第一节 原则性规定




1.刑事技术鉴定规则(1980年施行)


2.关于对法医类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关系问题的意见(法工委复字〔2005〕29号)


3.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4.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15修正)


5.公安机关鉴定规则(公通字〔2017〕6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7.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2019修订)


8.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2019修订)


9.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二节 淫秽物品认定




1.关于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88〕新出办字第1512号)


2.关于鉴定淫秽录像带、淫秽图片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出联〔1993〕第1号)


3.对《关于鉴定淫秽物品有关问题的请示》的批复(公复字〔1998〕8号)


4.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04〕11号)


5.关于认定淫秽与色情声讯的暂行规定(新出法规〔2005〕61号)


6.关于对出售带有淫秽内容的文物的行为可否予以治安管理处罚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10〕3号)




第三节 价格认定




1.关于统一赃物估价工作的通知(法发〔1994〕9号)


2.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计办〔1997〕808号)


3.关于扣押追缴没收及收缴财物价格鉴定管理的补充通知(发改厅〔2008〕1392号)


4.毁坏财物损失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证办〔2014〕190号)


5.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制品)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证办〔2014〕246号)


6.价格认定规定(发改价格〔2015〕2251号)


7.钟表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证办〔2015〕310号)


8.关于停止办理价格鉴证机构资质证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证综〔2016〕38号)


9.价格认定行为规范(发改价证办〔2016〕84号)


10.价格认定文书格式规范(发改价证办〔2016〕85号)


11.价格认定依据规则(发改价证办〔2016〕94号)


12.价格认定复核办法(发改价格规〔2018〕1343号)


13.林木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认办〔2020〕31号)


14.机动车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认办〔2020〕32号)


15.被盗财物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认办〔2020〕97号)




第四节 文物鉴定




1.依法没收、追缴文物的移交办法(文物保发〔1999〕017号)


2.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管理办法(文物博发〔2018〕4号)




第五节 光盘生产源决定




1.关于光盘生产源鉴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出联〔2000〕39号)


2.关于公安部光盘生产源鉴定中心行使行政、司法鉴定权有关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00〕21号)




第六节 伪劣商品




1.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0号)


2.关于审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有关鉴定问题的通知(法〔2001〕70号)


3.涉案侵权和伪劣商品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证办〔2013〕203号)


4.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1〕24号)


5.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高检发释字〔2022〕1号)




第七节 国家秘密




1.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4号)


2.关于执行《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问题的通知(法发〔2001〕117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2014年施行)


5.人民法院、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侵犯国家秘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保发〔2020〕2号)


6.国家秘密鉴定工作规定(2021年施行)




第八节 电子数据




1.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2.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6〕22号)


3.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规则(公信安〔2005〕281号)




第九节 毒 品




1.关于办理毒 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07〕84号)


2.关于办理毒 品犯罪案件毒 品提取、扣押、称量、取样和送检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公禁毒〔2016〕511号)




第十节 人身伤情




1.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通字〔2005〕98号)


2.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2013年公告)


3.关于执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法〔2014〕3号)


4.关于审理刑事案件中涉及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如何适用鉴定标准问题的请示的批复的通知(刑他字〔2010〕43号)




第十一节 管制类物品




1.关于涉弩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及性能鉴定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06〕2号)


2.管制刀具认定标准(公通字〔2007〕2号)


3.关于将陶瓷类刀具纳入管制刀具管理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10〕1号)


4.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公通字〔2010〕67号)


5.关于海关缉私部门认定管制刀具问题的批复(公治〔2011〕550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2014年施行)


7.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2014年施行)


8.关于办理利用赌博机开设赌场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4〕17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实施细则(2017年施行)


10.关于办理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高检会〔2018〕1号)




第十二节 精神病




1.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卫医字〔1989〕17号)


2.精神病鉴定关于法医精神病鉴定业务范围问题的复函(司办函〔2008〕13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




第十三节 其他




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2002年施行)


2.仿制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的判定规则(公通字〔2004〕46号)


3.军服管理条例(2009年施行)


4.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9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19修正)


6.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2019年施行)




第十三章 辨认




1.关于规范和加强看守所管理确保在押人员身体健康的通知(公监管〔2010〕214号)


2.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十四章 技术侦查




1.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办理走私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通知(署侦〔1998〕742号)


2.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法发〔2013〕11号)


3.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 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2008〕324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


5.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2014年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9.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2021年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2021年施行)


13.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15.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2022年施行)




第十五章 讯问犯罪嫌疑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1990年施行)


2.关于对涉案人员采取继续盘问等措施报警务督察部门备案的通知(公通字〔2009〕32号,未公布)


3.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未公布)


4.关于不得采取游街示众等有损公民人格尊严的执法方式的通知(公治明发〔2009〕198号,未公布)


5.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司发通〔2013〕18号)


6.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建设法治公安的决定(公发〔2015〕4号)


7.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9.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11.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12.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第十六章 询问证人、被害人




1.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未公布)


2.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法发〔2013〕12号)


3.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建设法治公安的决定(公发〔2015〕4号)


4.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8.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9.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第十七章 通缉




1.关于查处携款潜逃的经济犯罪分子的通知(高检会〔1993〕17号)


2.公安部关于改进通缉办法的批复(公复字〔1992〕1号,未公布)


3.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0〕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2013年施行)


5.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通字〔2017〕25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8.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9.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2021年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12.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2022年施行)






第十八章 犯罪信息采集与网上侦查措施




1.公安机关指纹信息工作规定(公通字〔2007〕71号)


2.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公安机关开展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工作的意见(银监发〔2015〕9号)


3.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公安机关开展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技术规范的通知(银监办发〔2015〕171号,未公布)


4.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司发通〔2020〕59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2021年施行)


7.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第十九章 电子数据取证




1.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6〕22号)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公通字〔2018〕41号)


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4.关于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平台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意见(银保监发〔2020〕21号)


5.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2021年施行)




第二十章 拘传




1.关于对涉案人员采取继续盘问等措施报警务督察部门本案的通知(公通字〔2009〕32号,未公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二十一章 取保候审




1.关于对“犯罪嫌疑人被监视居住期满后能否转取保候审”问题的答复意见(2000年施行)


2.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0〕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年修订)


4.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2014年施行)


6.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司发通〔2014〕112号)


7.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8.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鉴别标准(法〔2016〕305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1.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公通字〔2022〕25号)




第二十二章 监视居住




1.关于对“犯罪嫌疑人被监视居住期满后能否转取保候审”问题的答复意见(2000年施行)


2.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0〕2号)


3.关于对涉案人员采取继续盘问等措施报警务督察部门本案的通知(公通字〔2009〕32号,未公布)


4.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未公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年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年修订)


7.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8.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司发通〔2014〕112号)


9.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10.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鉴别标准(法〔2016〕305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二十三章 拘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施行)


2.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0〕2号)


3.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公通字〔2006〕17号)


4.关于对涉案人员采取继续盘问等措施报警务督察部门本案的通知(公通字〔2009〕32号,未公布)


5.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未公布)


6.关于不得采取游街示众等有损公民人格尊严的执法方式的通知(公治明发〔2009〕198号,未公布)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年修正)


8.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9.关于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换押和羁押期限变更通知制度的通知(公监管〔2014〕96号)


10.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二十四章 逮捕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施行)


2.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0〕2号)


3.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1〕10号)


4.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公通字〔2006〕17号)


5.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未公布)


6.关于不得采取游街示众等有损公民人格尊严的执法方式的通知(公治明发〔2009〕198号,未公布)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年修正)


8.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9.关于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换押和羁押期限变更通知制度的通知(公监管〔2014〕96号)


10.关于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高检会〔2015〕9号)


11.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12.关于在审查逮捕工作中不再适用“附条件逮捕”的通知(高检侦监〔2017〕12号)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4.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6.关于加强和规范补充侦查工作的指导意见(高检发〔2020〕6号)


17.关于印发补充侦查工作文书样式及补充侦查提纲参照范例的通知(2020年施行)




第二十五章 羁押




1.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1990年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施行)


3.关于如何处理无法查清身份的外国籍犯罪嫌疑人问题的批复(公复字〔1999〕1号)


4.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公通字〔2006〕17号)


5.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


6.关于规范和加强看守所管理确保在押人员身体健康的通知(公监管〔2010〕214号)


7.关于切实依法保障辩护律师会见权的通知(公监管〔2012〕539号,未公布)


8.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版)(公监管〔2013〕316号,未公布)


9.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10.关于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换押和羁押期限变更通知制度的通知(公监管〔2014〕96号)


11.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12.关于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出庭受审时着装问题的通知(法〔2015〕45号)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4.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6.关于打击粤港澳海上跨境走私犯罪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署缉发〔2021〕141号)




第二十六章 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港澳台居民采取强制措施的特别规定




1.对地方组织法问题的部分解答(1989年施行)


2.关于人大代表由刑事拘留转逮捕是否需要再次许可问题的意见(2005年施行)


3.内地公安机关与香港警方关于建立相互通报机制的安排(2000年签署,未公布)


4.内地公安机关与澳门特区政府保安司关于建立相互通报机制的安排(未公布)


5.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未公布)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2015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8.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就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刑事检控等情况相互通报机制的安排(2018年签署,未公布)


9.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021修正)




第二十七章 证据审查判断




1.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法发〔2007〕11号)


2.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0〕20号)


3.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0〕20号)


4.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法发〔2013〕11号)


5.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6〕22号)


6.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7〕15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9.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第二十八章 侦查终结、移送起诉




1.公安机关刑事案卷立卷规范(2014版)(公法〔2014〕1080号)


2.关于规范刑事案件“另案处理”适用的指导意见(高检会〔2014〕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4.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高检发〔2019〕13号)


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6.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0〕38号)


7.最关于加强和规范补充侦查工作的指导意见(高检发〔2020〕6号)


8.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2021年施行)


9.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第二十九章 速裁程序




1.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办法(法〔2014〕220号)


2.关于切实做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公法〔2014〕1404号,未公布)


3.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座谈会纪要(法〔2015〕84号,未公布)


4.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座谈会纪要(二)(法〔2015〕382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第三十章 执行刑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1990年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公通字〔1991〕87号)


3.关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高检会〔2009〕3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年修正)


5.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


6.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7.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版)(公监管〔2013〕316号,未公布)


8.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司发通〔2014〕112号)


9.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第五款、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解释(2014年施行)


10.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鉴别标准(法〔2016〕305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年修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4.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订)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17.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2022年施行)




第三十一章 社区矫正




1.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法发〔2011〕9号)


2.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司发通〔2011〕9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2013年施行)


4.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司发〔2014〕13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管理的意见(司发通〔2016〕88号)


6.关于对因犯罪在大陆受审的台湾居民依法适用缓刑实行社区矫正有关问题的意见(法发〔2016〕33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20年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订)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司发通〔2020〕59号)


1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第三十二章 特别程序




1.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综治委预青领联字〔2010〕1号)


2.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高检发研字〔2011〕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年修正)


4.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法发〔2012〕10号)


5.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6.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法发〔2013〕12号)


7.关于审查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脱逃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的应当如何处理的批复(高检发释字〔2013〕4号)


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款的解释(2014年施行)


9.关于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7〕1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2.人民检察院强制医疗决定程序监督工作规定(高检发诉字〔2018〕1号)


13.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4.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高检发〔2019〕13号)


1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年修正)


19.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公法制〔2020〕818号修改)


20.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高检发〔2020〕9号)


21.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高检发〔2020〕14号)


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23.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国未保组〔2021〕1号)


24.公安机关办理犯罪记录查询工作规定(公通字〔2021〕19号)


25.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2022年施行)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第三十三章 办案协助




1.办理军队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规定(政保〔2009〕1号)


2.关于办理流动性团伙性跨区域性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1〕14号)


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公通字〔2013〕30号)


4.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助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查询冻结工作规定(银监发〔2014〕53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7.公安机关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公通字〔2020〕6号)


8.关于进一步依法严格规范开展办案协助的通知(公法制〔2020〕535号,未公开)


9.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第三十四章 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




1.关于强制外国人出境的执行办法的规定(公发〔1992〕18号)


2.关于如何处理无法查清身份的外国籍犯罪嫌疑人问题的批复(公复字〔1999〕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2013年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2013年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第三十五章 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




1.通过外交途径办理刑事司法协助案件的若干程序(公办〔1999〕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2000年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2018年施行)


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综合


第二节 刑事法律文书


第三节 继续盘问


第二章 管辖


第三章 受案、立案、不予立案、撤案、立案监督


第四章 回避


第五章 律师参与刑事诉讼


第六章 诉讼参与人权利保护


第七章 勘验、检查


第八章 搜查


第九章 扣押、查封


第十章 调取证据、登记保存


第十一章 查询、冻结


第十二章 鉴定


第十三章 辨认


第十四章 技术侦查


第十五章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十六章 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十七章 通缉


第十八章 犯罪信息采集与网上侦查措施


第十九章 电子数据取证


第二十章 拘传


第二十一章 取保候审


第二十二章 监视居住


第二十三章 拘留


第二十四章 逮捕


第二十五章 羁押


第二十六章 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港澳台居民采取强制措施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七章 证据审查判断


第二十八章 侦查终结


第二十九章 速裁程序


第三十章 执行刑罚


第三十一章 社区矫正


第三十二章 特别程序


第三十三章 办案协助


第三十四章 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


第三十五章 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综合




1.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公通字〔2002〕13号)


2.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通字〔2005〕98号)


3.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工作规范(公通字〔2006〕82号)


4.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范(公通字〔2007〕29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6.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7.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第三版)(公通字〔2016〕18号,未公布)


8.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通字〔2017〕25号)


9.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1.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第二节 刑事法律文书




1.关于贯彻实施《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4〕64号


2.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式样(2012版)(公通字〔2012〕62号)


3.公安机关刑事复议复核法律文书式样(公通字〔2014〕36号)


4.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银监发〔2016〕41号)


5.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实施细则(银监办发〔2016〕170号)


6.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公通字〔2016〕16号)


7.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法律文书式样(试行)(公通字〔2019〕4号)


8.关于修改和补充部分刑事法律文书式样的通知(公法制〔2020〕1009号)


9.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2022年施行)




第三节 继续盘问




1.关于公安机关执行《人民警察法》有关问题的解释(1995年施行)


2.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公通字〔2002〕13号)


3.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范(公通字〔2007〕29号)


4.关于贯彻实施《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4〕64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


6.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2020修正)


7.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二章 管辖




1.关于国家安全机关行使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的决定(1983年施行)


2.关于办理流窜犯罪案件中一些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公发〔1989〕27号)


3.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的决定(1993年施行)


4.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办理走私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通知(署侦〔1998〕742号)


5.关于受害人居住地公安机关可否对诈骗犯罪案件立案侦查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00〕10号)


6.关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适用法律和政策有关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00〕25号)


7.关于旅客列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01〕70号)


8.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2002〕139号)


9.关于职务侵占案件管辖权问题的批复(公经〔2003〕435号)


10.公安机关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公通字〔2004〕12号)


11.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通字〔2005〕98号)


12.关于建立派出所和刑警队办理刑事案件工作机制的意见(公通字〔2005〕100号)


13.关于办理毒 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07〕84号)


14.关于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 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2008〕324号)


15.关于办理军队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规定(政保〔2009〕1号)


16.关于严厉打击假币犯罪活动的通知(公通字〔2009〕45号)


17.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法发〔2010〕7号)


18.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0〕40号)


19.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


20.关于办理流动性团伙性跨区域性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1〕14号)


21.关于信用卡诈骗犯罪管辖有关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11〕29号)


22.关于开展打击网络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通知(工商直字〔2011〕138号)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


24.公安机关办理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通字〔2012〕37号)


25.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公通字〔2012〕45号)


26.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27.关于规范刑事案件“另案处理”适用的指导意见(高检会〔2014〕1号)


28.关于监狱办理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规定(司法通〔2014〕80号)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2014年施行)


30.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6〕32号)


31.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法释〔2016〕16号)


32.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9号)


33.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通字〔2017〕25号)


34.关于中国海警局行使海上维权执法职权的决定(2018年施行)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施行)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3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2018修订)


38.关于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年施行)


39.关于办理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高检会〔2018〕1号)


40.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9〕1号)


41.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高检会〔2019〕2号)


42.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9〕11号)


43.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2019年施行)


44.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4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46.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公通字〔2020〕9号)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


48.关于办理跨境赌博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20〕14号)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2021年施行)


5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年修正)


5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2021年施行)


5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53.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 (法发〔2021〕22号)


54.关于加强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意见(试行)(国监发〔2020〕3号)


55.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56.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22〕18号)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年施行)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59.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2022年施行)




第三章 受案、立案、不予立案、撤销、立案监督




1.关于刑事案件如实立案的通知(公通字〔2000〕40号)


2.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加强案件受理、立案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公经〔2001〕947号)


3.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公通字〔2002〕13号)


4.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通字〔2005〕98号)


5.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工作规范(公通字〔2006〕82号)


6.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高检会〔2006〕2号)


7.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范(公通字〔2007〕29号)


8.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高检会〔2010〕5号)


9.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法发〔2010〕7号)


10.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1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2014年施行)


12.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公通字〔2015〕32号)


13.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14.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15.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公通字〔2016〕16号)


16.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衔接配合的规定(高检会〔2017〕3号)


17.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通字〔2017〕25号)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9.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20.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法〔2019〕254号)


21.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20修订)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2020修订)


2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24.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25.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0〕17号)


26.110接处警工作规则(2021年修订,未公布)


27.关于加强查处骗取医保基金案件行刑衔接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1〕49号)


28.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第四章 回避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2014年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五章 律师参与刑事诉讼




1.法律援助条例(2003年施行)


2.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2012年施行)


3.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4.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司发通〔2013〕18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37号)


6.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司发〔2015〕14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9.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看守所律师会见工作的通知(公监管〔2019〕372号)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1.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司规〔2020〕6号)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2021年施行)




第六章 诉讼参与人权利保护




1.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公通字〔2013〕30号)


3.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中政委〔2014〕3号)


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2014年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七章 勘验、检查




1.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证据检查规则(公信安〔2005〕161号)


2.关于正确执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九条的批复(公复字〔2008〕5号)


3.关于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中正确适用提取和扣押措施的批复(公复字〔2009〕3号)


4.公安机关勘验检查及处置制造毒 品案件现场规定(公禁毒〔2010〕333号)


5.公安机关处置重特大爆炸案件现场工作规定(公通字〔2012〕2154号,未公布)


6.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公通字〔2015〕31号)


7.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6〕22号)


8.关于办理毒 品犯罪案件毒 品提取、扣押、称量、取样和送检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公禁毒〔2016〕511号)


9.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公通字〔2018〕41号)


1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八章 搜查




1.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4.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5.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提请公安机关协助采取搜查、留置、通缉措施的规定(试行)(国监办发〔2019〕1号,未公布)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九章 扣押、查封




1.关于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中正确适用提取和扣押措施的批复(公复字〔2009〕3号)


2.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公通字〔2013〕30号)


4.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公通字〔2015〕21号)


5.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公通字〔2015〕31号)


6.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十章 调取证据、登记保存




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公通字〔2013〕30号)


2.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公通字〔2015〕2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一章 查询、冻结




1.关于对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的执法活动加强监督的通知(法〔1996〕83号)


2.关于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可否查封冻结不动产或投资权益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01〕17号)


3.金融机构协助查询、冻结、扣划工作管理规定(银发〔2002〕1号)


4.关于查询、冻结、扣划证券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法发〔2008〕4号)


5.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公通字〔2013〕30号)


7.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助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查询冻结工作规定(银监发〔2014〕53号)


8.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公安机关开展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工作的意见(银监发〔2015〕9号)


9.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公通字〔2015〕21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13.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2022年施行)




第十二章 鉴定


第一节 原则性规定




1.刑事技术鉴定规则(1980年施行)


2.关于对法医类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关系问题的意见(法工委复字〔2005〕29号)


3.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4.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15修正)


5.公安机关鉴定规则(公通字〔2017〕6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7.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2019修订)


8.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2019修订)


9.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二节 淫秽物品认定




1.关于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88〕新出办字第1512号)


2.关于鉴定淫秽录像带、淫秽图片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出联〔1993〕第1号)


3.对《关于鉴定淫秽物品有关问题的请示》的批复(公复字〔1998〕8号)


4.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04〕11号)


5.关于认定淫秽与色情声讯的暂行规定(新出法规〔2005〕61号)


6.关于对出售带有淫秽内容的文物的行为可否予以治安管理处罚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10〕3号)




第三节 价格认定




1.关于统一赃物估价工作的通知(法发〔1994〕9号)


2.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计办〔1997〕808号)


3.关于扣押追缴没收及收缴财物价格鉴定管理的补充通知(发改厅〔2008〕1392号)


4.毁坏财物损失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证办〔2014〕190号)


5.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制品)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证办〔2014〕246号)


6.价格认定规定(发改价格〔2015〕2251号)


7.钟表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证办〔2015〕310号)


8.关于停止办理价格鉴证机构资质证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证综〔2016〕38号)


9.价格认定行为规范(发改价证办〔2016〕84号)


10.价格认定文书格式规范(发改价证办〔2016〕85号)


11.价格认定依据规则(发改价证办〔2016〕94号)


12.价格认定复核办法(发改价格规〔2018〕1343号)


13.林木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认办〔2020〕31号)


14.机动车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认办〔2020〕32号)


15.被盗财物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认办〔2020〕97号)




第四节 文物鉴定




1.依法没收、追缴文物的移交办法(文物保发〔1999〕017号)


2.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管理办法(文物博发〔2018〕4号)




第五节 光盘生产源决定




1.关于光盘生产源鉴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出联〔2000〕39号)


2.关于公安部光盘生产源鉴定中心行使行政、司法鉴定权有关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00〕21号)




第六节 伪劣商品




1.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0号)


2.关于审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有关鉴定问题的通知(法〔2001〕70号)


3.涉案侵权和伪劣商品价格认定规则(发改价证办〔2013〕203号)


4.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1〕24号)


5.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高检发释字〔2022〕1号)




第七节 国家秘密




1.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4号)


2.关于执行《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问题的通知(法发〔2001〕117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2014年施行)


5.人民法院、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侵犯国家秘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保发〔2020〕2号)


6.国家秘密鉴定工作规定(2021年施行)




第八节 电子数据




1.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2.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6〕22号)


3.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规则(公信安〔2005〕281号)




第九节 毒 品




1.关于办理毒 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07〕84号)


2.关于办理毒 品犯罪案件毒 品提取、扣押、称量、取样和送检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公禁毒〔2016〕511号)




第十节 人身伤情




1.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通字〔2005〕98号)


2.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2013年公告)


3.关于执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法〔2014〕3号)


4.关于审理刑事案件中涉及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如何适用鉴定标准问题的请示的批复的通知(刑他字〔2010〕43号)




第十一节 管制类物品




1.关于涉弩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及性能鉴定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06〕2号)


2.管制刀具认定标准(公通字〔2007〕2号)


3.关于将陶瓷类刀具纳入管制刀具管理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10〕1号)


4.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公通字〔2010〕67号)


5.关于海关缉私部门认定管制刀具问题的批复(公治〔2011〕550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2014年施行)


7.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2014年施行)


8.关于办理利用赌博机开设赌场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4〕17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实施细则(2017年施行)


10.关于办理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高检会〔2018〕1号)




第十二节 精神病




1.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卫医字〔1989〕17号)


2.精神病鉴定关于法医精神病鉴定业务范围问题的复函(司办函〔2008〕13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




第十三节 其他




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2002年施行)


2.仿制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的判定规则(公通字〔2004〕46号)


3.军服管理条例(2009年施行)


4.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9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19修正)


6.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2019年施行)




第十三章 辨认




1.关于规范和加强看守所管理确保在押人员身体健康的通知(公监管〔2010〕214号)


2.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十四章 技术侦查




1.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办理走私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通知(署侦〔1998〕742号)


2.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法发〔2013〕11号)


3.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 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2008〕324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


5.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2014年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9.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2021年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2021年施行)


13.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15.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2022年施行)




第十五章 讯问犯罪嫌疑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1990年施行)


2.关于对涉案人员采取继续盘问等措施报警务督察部门备案的通知(公通字〔2009〕32号,未公布)


3.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未公布)


4.关于不得采取游街示众等有损公民人格尊严的执法方式的通知(公治明发〔2009〕198号,未公布)


5.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司发通〔2013〕18号)


6.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建设法治公安的决定(公发〔2015〕4号)


7.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9.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11.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12.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第十六章 询问证人、被害人




1.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未公布)


2.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法发〔2013〕12号)


3.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建设法治公安的决定(公发〔2015〕4号)


4.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公通字〔2016〕14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8.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9.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第十七章 通缉




1.关于查处携款潜逃的经济犯罪分子的通知(高检会〔1993〕17号)


2.公安部关于改进通缉办法的批复(公复字〔1992〕1号,未公布)


3.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0〕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2013年施行)


5.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通字〔2017〕25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8.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9.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2021年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12.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2022年施行)






第十八章 犯罪信息采集与网上侦查措施




1.公安机关指纹信息工作规定(公通字〔2007〕71号)


2.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公安机关开展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工作的意见(银监发〔2015〕9号)


3.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公安机关开展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技术规范的通知(银监办发〔2015〕171号,未公布)


4.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司发通〔2020〕59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2021年施行)


7.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第十九章 电子数据取证




1.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6〕22号)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公通字〔2018〕41号)


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4.关于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平台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意见(银保监发〔2020〕21号)


5.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2021年施行)




第二十章 拘传




1.关于对涉案人员采取继续盘问等措施报警务督察部门本案的通知(公通字〔2009〕32号,未公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二十一章 取保候审




1.关于对“犯罪嫌疑人被监视居住期满后能否转取保候审”问题的答复意见(2000年施行)


2.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0〕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年修订)


4.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2014年施行)


6.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司发通〔2014〕112号)


7.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8.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鉴别标准(法〔2016〕305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1.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公通字〔2022〕25号)




第二十二章 监视居住




1.关于对“犯罪嫌疑人被监视居住期满后能否转取保候审”问题的答复意见(2000年施行)


2.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0〕2号)


3.关于对涉案人员采取继续盘问等措施报警务督察部门本案的通知(公通字〔2009〕32号,未公布)


4.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未公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年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年修订)


7.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8.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司发通〔2014〕112号)


9.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10.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鉴别标准(法〔2016〕305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二十三章 拘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施行)


2.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0〕2号)


3.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公通字〔2006〕17号)


4.关于对涉案人员采取继续盘问等措施报警务督察部门本案的通知(公通字〔2009〕32号,未公布)


5.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未公布)


6.关于不得采取游街示众等有损公民人格尊严的执法方式的通知(公治明发〔2009〕198号,未公布)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年修正)


8.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9.关于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换押和羁押期限变更通知制度的通知(公监管〔2014〕96号)


10.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第二十四章 逮捕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施行)


2.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0〕2号)


3.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高检会〔2001〕10号)


4.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公通字〔2006〕17号)


5.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未公布)


6.关于不得采取游街示众等有损公民人格尊严的执法方式的通知(公治明发〔2009〕198号,未公布)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年修正)


8.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9.关于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换押和羁押期限变更通知制度的通知(公监管〔2014〕96号)


10.关于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高检会〔2015〕9号)


11.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12.关于在审查逮捕工作中不再适用“附条件逮捕”的通知(高检侦监〔2017〕12号)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4.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6.关于加强和规范补充侦查工作的指导意见(高检发〔2020〕6号)


17.关于印发补充侦查工作文书样式及补充侦查提纲参照范例的通知(2020年施行)




第二十五章 羁押




1.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1990年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施行)


3.关于如何处理无法查清身份的外国籍犯罪嫌疑人问题的批复(公复字〔1999〕1号)


4.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公通字〔2006〕17号)


5.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公通字〔2009〕48号)


6.关于规范和加强看守所管理确保在押人员身体健康的通知(公监管〔2010〕214号)


7.关于切实依法保障辩护律师会见权的通知(公监管〔2012〕539号,未公布)


8.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版)(公监管〔2013〕316号,未公布)


9.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10.关于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换押和羁押期限变更通知制度的通知(公监管〔2014〕96号)


11.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高检会〔2015〕10号)


12.关于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出庭受审时着装问题的通知(法〔2015〕45号)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4.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6.关于打击粤港澳海上跨境走私犯罪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署缉发〔2021〕141号)




第二十六章 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港澳台居民采取强制措施的特别规定




1.对地方组织法问题的部分解答(1989年施行)


2.关于人大代表由刑事拘留转逮捕是否需要再次许可问题的意见(2005年施行)


3.内地公安机关与香港警方关于建立相互通报机制的安排(2000年签署,未公布)


4.内地公安机关与澳门特区政府保安司关于建立相互通报机制的安排(未公布)


5.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未公布)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2015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8.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就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刑事检控等情况相互通报机制的安排(2018年签署,未公布)


9.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021修正)




第二十七章 证据审查判断




1.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法发〔2007〕11号)


2.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0〕20号)


3.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0〕20号)


4.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法发〔2013〕11号)


5.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6〕22号)


6.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7〕15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9.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第二十八章 侦查终结、移送起诉




1.公安机关刑事案卷立卷规范(2014版)(公法〔2014〕1080号)


2.关于规范刑事案件“另案处理”适用的指导意见(高检会〔2014〕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4.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高检发〔2019〕13号)


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6.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0〕38号)


7.最关于加强和规范补充侦查工作的指导意见(高检发〔2020〕6号)


8.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2021年施行)


9.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第二十九章 速裁程序




1.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办法(法〔2014〕220号)


2.关于切实做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公法〔2014〕1404号,未公布)


3.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座谈会纪要(法〔2015〕84号,未公布)


4.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座谈会纪要(二)(法〔2015〕382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第三十章 执行刑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1990年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公通字〔1991〕87号)


3.关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高检会〔2009〕3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年修正)


5.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


6.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7.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版)(公监管〔2013〕316号,未公布)


8.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司发通〔2014〕112号)


9.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第五款、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解释(2014年施行)


10.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鉴别标准(法〔2016〕305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年修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修正)


14.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订)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17.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2022年施行)




第三十一章 社区矫正




1.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法发〔2011〕9号)


2.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司发通〔2011〕9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2013年施行)


4.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司发〔2014〕13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管理的意见(司发通〔2016〕88号)


6.关于对因犯罪在大陆受审的台湾居民依法适用缓刑实行社区矫正有关问题的意见(法发〔2016〕33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20年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订)


1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司发通〔2020〕59号)


1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第三十二章 特别程序




1.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综治委预青领联字〔2010〕1号)


2.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高检发研字〔2011〕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年修正)


4.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法发〔2012〕10号)


5.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施行)


6.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法发〔2013〕12号)


7.关于审查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脱逃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的应当如何处理的批复(高检发释字〔2013〕4号)


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款的解释(2014年施行)


9.关于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7〕1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12.人民检察院强制医疗决定程序监督工作规定(高检发诉字〔2018〕1号)


13.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


14.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高检发〔2019〕13号)


1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年修正)


19.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公法制〔2020〕818号修改)


20.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高检发〔2020〕9号)


21.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高检发〔2020〕14号)


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


23.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国未保组〔2021〕1号)


24.公安机关办理犯罪记录查询工作规定(公通字〔2021〕19号)


25.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2022年施行)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施行)




第三十三章 办案协助




1.办理军队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规定(政保〔2009〕1号)


2.关于办理流动性团伙性跨区域性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1〕14号)


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公通字〔2013〕30号)


4.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助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查询冻结工作规定(银监发〔2014〕53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7.公安机关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公通字〔2020〕6号)


8.关于进一步依法严格规范开展办案协助的通知(公法制〔2020〕535号,未公开)


9.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2〕23号)




第三十四章 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




1.关于强制外国人出境的执行办法的规定(公发〔1992〕18号)


2.关于如何处理无法查清身份的外国籍犯罪嫌疑人问题的批复(公复字〔1999〕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2013年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2013年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第三十五章 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




1.通过外交途径办理刑事司法协助案件的若干程序(公办〔1999〕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2000年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2018年施行)


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修正)



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制定?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制定包括

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制定?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制定包括

仲裁规则与仲裁法区别(仲裁规则与仲裁法区别是什么)

仲裁的年龄限制,仲裁有年龄限制吗

仲裁的年龄限制,仲裁有年龄限制吗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诉讼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诉讼的名词解释)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349205.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4年10月23日星期五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

首页 找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