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抚养权的一方需要给付一定数额的抚养费给另一方,夫妻离婚后一方没有抚养权的也可以行使自己探视子女的权利,抚养方不得阻挠对方探望孩子,那么非抚养方频繁探望子女怎么办?阅读完以下找知更鸟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实践中,离异后的父或母频繁探望子女,或违反探望的约定或规定会见子女,以致干扰了子女的正常生活,影响其身心健康。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在下列4种情形下,未成年子女及其监护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中止父或母探望的权利:
1、患有严重精神病或者烈性传染性疾病的;
2、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子女的;
3、探望权人与子女关系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4、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应当中止其探望权的事由。
如果非直接抚养方违反协议,频繁探望子女,且事实上影响了子女的身心健康,双方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直接抚养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中止对方的探望权。但是,如果非直接抚养方改正其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探望行为的,经法院确认可以恢复其探望子女的权利。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长久生活的感情。婚姻法规定了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对子女有探望权,抚养方有配合的义务。
在以往的实践中,很多不懂法的当事人认为:夫妻离婚后,孩子随一方生活,就可以永远割断与另一方的关系,有些人甚至以不要抚养费为条件,提出与另一方永久断绝关系。事实上,子女与父母的亲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因为离婚而受到限制。探望权的行使是基于亲属权而产生的。
即便非抚养方与子女于实际上并没有血缘关系(收养子女、婚内非婚生子女等),也不能影响其探望权的行使,这是基于非抚养方与子女长期生活所产生的感情,这再次说明了立法的人性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离婚时双方最好能就探望子女事宜达成书面协议,约定何时何地以怎样的方式行使探望权,这样既可以避免抚养方不配合探望,又可以避免非抚养方频繁探望对子女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探望权一定要本着对子女有利的原则行使,如果子女愿意被探望,任何人不能剥夺另一方对孩子的探望权;如果子女不愿意被探望,也不宜强制探望。
如果另一方行使探望权明显影响孩子的成长健康,或十周岁以上的儿童明确不愿被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抚养方拒不配合非抚养方行使探望权的,非抚养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因为探望权属于人身权,对于探望权的强制执行,法学界存在争议。例如,由于子女不愿意被探望,所以每月行使探望权时都必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这种做法违背了被探望人的意愿,所以法院最后中止了探望权的执行。
《婚姻法》没有提出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有探望权,但是现实生活中祖父母、外祖父母要求探望权的事情还是不少的。
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探望权,应该从父母的探望权行使中得以行使,也就是说在非抚养方的父亲或母亲探望子女时一起探望。不宜单独以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名义提起探望权之诉。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上面的是找知更鸟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非抚养方频繁探望子女怎么办的法律知识。综上,非抚养方频繁探望子女的抚养方可以与对方说明其频繁探视行为给抚养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劝阻其在约定的时间来探望即可。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知更鸟律师。
引用法条
该文中引用法条,自2022年1月1日《民法典》生效后,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