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来自光大证券的多份公告,让整理“合订本”的行家怀疑自己的眼神。而官方公开文件中,仍有不少令人迷惑的名字。
三亿美元决议增资
2月28日晚间,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在当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中,全体13名董事经认真审议,通过了《关于向全资子公司光证控股增资的议案》,同意公司向光大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增资不超过3亿美元或等值货币。
行家瞥了一眼,从上下文来看,拟增资的这家全资子公司“光证控股”,全称应该就是“光大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而这个名字,行家似乎此前没有见过。
为了确证,行家查看了光大证券近期的公告,没有任何地方提及这个名字。再看光大证券2021年报和2022年中报,其中列示了六家全资子公司,但没有出现这个名字。
从这份列表来看,光大证券旗下位于香港的机构不止一家;其中位于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仅有一家,名称是“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光证金控)。
2022年中报披露,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根据香港法律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19日,注册资本50.65亿港元,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业务性质为投资控股和金融服务,以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原名:光大新鸿基有限公司)为主要经营管理平台。截至2022年6月30日,国际会计准则下,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总资产72.5亿港元,净资产29.9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0.38亿港元。
光证金控旗下另一子公司光大证券环球有限公司(原名: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国际会计准则下,总资产15.6亿港元,净资产2.88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0.54亿港元。
彼时,行家已经发现,无论是2021年报还是2022年中报,光大证券都没有披露“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业绩数据。
要知道,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均要求上市公司详细介绍主要子公司的主要业务、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数据。
七成负债追加担保
就在不久前的1月17日,光大证券发布了《关于为全资子公司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公告披露,为置换存续债务、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其全资子公司“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开展合计15.15亿港元借款,由光大证券为其提供担保。
公告还提及,在此之前,光大证券已实际为光证金控提供的担保余额为30.11亿港元(不包含本次担保)。
光大证券表示,被担保人光证金控为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但公司对其持有100%控股权,能够及时掌握其运营情况及偿债能力,担保风险可控,该项担保不会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这份公告中同时披露了光证金控2021年度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数据和2022年中期财务数据(未经审计),这也解决了此前的疑问。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光证金控总资产115.88亿港元、净资产14.54亿港元、负债总额101.34亿港元,2021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16.73亿港元、净利润0.23亿港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光证金控未经审计总资产104.34亿港元、净资产11.62亿港元、负债总额92.72亿港元,2022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51亿港元、净利润-2.59亿港元。
在港机构名称多变
面对位于境外的机构,缺乏“过墙梯”的行家深感:公开信息实在有点难查。
用作参考的信源企查查显示,“光大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是此前的“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2023年2月14日刚刚更名。
这也难怪,今年1月光大证券发布公告时,还是“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及其简称“光证金控”。
企查查信息同时显示,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曾用名“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新鸿基金融有限公司”;2017年8月更名为“光大新鸿基有限公司”;2022年1月再度更名为“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简称:光证国际)。
而光大证券环球有限公司,曾经是“新鸿基国际有限公司”;2022年1月更名为“光大证券环球(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光证环球)。也不知道光大证券的定期报告为何会少了“(香港)”。
不得不提到的是,2022年中报有一个出现了九次的名字——“香港子公司”,涉及海外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海外投行业务、海外机构销售业务和海外资产管理业务。
翻遍全篇,光大证券并没有说明“香港子公司”是哪家?那么,这家香港子公司指的是光证控股?还是光证控股旗下的光证国际、光证环球?还是前述列表中的光证国际香港?
行家查看了光大证券官网,在公司动态栏找到一则官方消息,提及“光大证券香港子公司光大证券国际”。
而这家港股上市公司的发行公告显示,其“聯席賬簿管理人”之一为“中國光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再查光大证券2022年中报,“光大证券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这个名字仅出现了一次,并且提到其原名“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而同在间接子公司列表中的“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原名写着“光大新鸿基有限公司”。
光大证券官网还有一处链接,指向一处英文网址。按下简体按钮,这一页面显示为光大证券国际。
在“公司概览”栏中,行家发现一处注解:“光大证券国际指包括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及光大证券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及各旗下的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关联公司在内的集团公司。”
想来,这也是光大证券的官方表述。
收购旧案隐瞒多年
作为base魔都的上市券商,光大证券所在的上海证监局对其颇为关注:最近两年已有四份罚单。
其中,发布于2022年2月5日的监管警示函中,上海证监局点名光大证券存在重大合同披露不及时,重大事件进展披露不及时,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充分,重大交易披露不完整,个别公司债券受托管理阶段未勤勉尽责的五项违规行为。
而这里提到的,未完整披露的重大交易,买家正是“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证监局指出,光大证券全资子公司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光证金控”)与新鸿基有限公司(下称“新鸿基有限”)于2015年2月1日签订《买卖协议》,拟收购新鸿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鸿基金融集团”)70%股权,并于2015年6月2日完成新鸿基金融集团70%股份的交割。光大证券与相关方签署了《股东协议》及相关配套法律文件。
经查,《股东协议》《买卖协议》约定了新鸿基有限对持有的剩余新鸿基金融集团30%股权享有认沽权、光证金控提供履约保障等事项。光大证券在2015年2月3日披露的《关于全资子公司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新鸿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70%股份的公告》及后续进展公告中,未完整披露光证金控上述认沽义务及对应的履约保障等事项。直至2020年11月18日才在发布的关联交易公告中对相关事项予以披露。
也就是说,光大证券在跨境收购时所签的重要文件,竟然对外界隐瞒了近六年之久。
这也让行家联系起当年的MPS事件。以下省略若干字……
有这样的先例,光大证券旗下全资子公司的更名事项,不知道是否会公开披露。而其净利润,在即将披露的2022年报中,是否会出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钞长城金融设备(中钞长城金融设备控股有限公司技术部怎么样)
晋商金融是什么贷款(晋商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新鸿基金融(新鸿基金融档次)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36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