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更鸟 > 法律知识学习

被诈骗一千多可以立案吗(被诈骗2000元能立案吗)

  • 法律知识学习
  • 2023-05-23 14:50:01
  • 0
  • 北京律师
文章目录:

关于诈骗罪相关规定合集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21〕24号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 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保健食品或者其他食品作虚假宣传,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的,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销售保健食品或者其他食品诈骗财物,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

(法发〔2021〕22号 2021年6月17日)


为进一步依法严厉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其上下游关联犯罪实行全链条、全方位打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的突出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地,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的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结果发生地外,还包括:    


(一)用于犯罪活动的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的开立地、销售地、转移地、藏匿地; 


(二)用于犯罪活动的信用卡的开立地、销售地、转移地、藏匿地、使用地以及资金交易对手资金交付和汇出地;   


(三)用于犯罪活动的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的开立地、销售地、使用地以及资金交易对手资金交付和汇出地;   


(四)用于犯罪活动的即时通讯信息、广告推广信息的发送地、接受地、到达地;   


(五)用于犯罪活动的“猫池”(Modem Pool)、GOIP设备、多卡宝等硬件设备的销售地、入网地、藏匿地;    


(六)用于犯罪活动的互联网账号的销售地、登录地。    


二、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作案工具、技术支持等帮助以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由此形成多层级犯罪链条的,或者利用同一网站、通讯群组、资金账户、作案窝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应当认定为多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犯罪存在关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在其职责范围内并案处理。    


三、有证据证实行为人参加境外诈骗犯罪集团或犯罪团伙,在境外针对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一年内出境赴境外诈骗犯罪窝点累计时间30日以上或多次出境赴境外诈骗犯罪窝点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证据证明其出境从事正当活动的除外。    


四、无正当理由持有他人的单位结算卡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    


五、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具有信息发布、即时通讯、支付结算等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对批量前述互联网账号密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条数,根据查获的数量直接认定,但有证据证明信息不真实或者重复的除外。    


六、在网上注册办理手机卡、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时,为通过网上认证,使用他人身份证件信息并替换他人身份证件相片,属于伪造身份证件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三款规定的,以伪造身份证件罪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件或者盗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手机卡、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追究刑事责任。    


实施上述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实施下列行为,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的“帮助”行为:    


(一)收购、出售、出租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的;    


(二)收购、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的。    


八、认定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的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应当根据行为人收购、出售、出租前述第七条规定的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或者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等的次数、张数、个数,并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交易对象、与实施信息网络犯罪的行为人的关系、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的时间和方式、获利情况以及行为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予以综合认定。    


收购、出售、出租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非银行支付机构单位支付账户,或者电信、银行、网络支付等行业从业人员利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便利,非法开办并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等的,可以认定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七)项规定的“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九、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下列帮助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收购、出售、出租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5张(个)以上的;    


(二)收购、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20张以上的。    


十、电商平台预付卡、虚拟货币、手机充值卡、游戏点卡、游戏装备等经销商,在公安机关调查案件过程中,被明确告知其交易对象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与其继续交易,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的,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十一、明知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以下列方式之一予以转账、套现、取现,符合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追究刑事责任。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    


(一)多次使用或者使用多个非本人身份证明开设的收款码、网络支付接口等,帮助他人转账、套现、取现的;    


(二)以明显异于市场的价格,通过电商平台预付卡、虚拟货币、手机充值卡、游戏点卡、游戏装备等转换财物、套现的;    


(三)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 “手续费”的。    


实施上述行为,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十二、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或者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及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诈骗犯罪行为可以确认,但实施诈骗的行为人尚未到案,可以依法先行追究已到案的上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十三、办案地公安机关可以通过公安机关信息化系统调取异地公安机关依法制作、收集的刑事案件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被害人陈述等证据材料。调取时不得少于两名侦查人员,并应记载调取的时间、使用的信息化系统名称等相关信息,调取人签名并加盖办案地公安机关印章。经审核证明真实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十四、通过国(区)际警务合作收集或者境外警方移交的境外证据材料,确因客观条件限制,境外警方未提供相关证据的发现、收集、保管、移交情况等材料的,公安机关应当对上述证据材料的


十五、对境外司法机关抓获并羁押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在境内接受审判的,境外的羁押期限可以折抵刑期。    


十六、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应当充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过程中,应当全面收集证据、准确甄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层级地位及作用大小,结合其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区别对待,宽严并用,科学量刑,确保罚当其罪。    


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犯罪团伙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和骨干分子,以及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依法从严惩处。 


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犯罪团伙中的从犯,特别是其中参与时间相对较短、诈骗数额相对较低或者从事辅助性工作并领取少量报酬,以及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等,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社会危害程度、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情节,可以依法从轻、减轻处罚。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    


十七、查扣的涉案账户内资金,应当优先返还被害人,如不足以全额返还的,应当按照比例返还。


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法发〔2021〕21号 2021年6月16日)


一、量刑的指导原则(略)


二、量刑的基本方法(略)


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略)


四、常见犯罪的量刑


(十二)诈骗罪


1.构成诈骗罪的,根据下列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构成诈骗罪的,根据诈骗的数额、手段、危害后果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4.构成诈骗罪的,综合考虑诈骗的起因、手段、数额、危害后果、退赃退赔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从严把握缓刑的适用。


办理跨境赌博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公通字〔2020〕14号 2020年10月16日


四、关于跨境赌博关联犯罪的认定


(一)使用专门工具、设备或者其他手段诱使他人参赌,人为控制赌局输赢,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诈骗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网上开设赌场,人为控制赌局输赢,或者无法实现提现,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诈骗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部分参赌者赢利、提现不影响诈骗犯罪的认定。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

法发〔2020〕7号 自2020.2.6起施行


二、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


(五)依法严惩诈骗、聚众哄抢犯罪。在疫情防控期间,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疫情防控的物品的名义骗取公私财物,或者捏造事实骗取公众捐赠款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发〔2019〕11号 2019年4月9日起施行


为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准确甄别和依法严厉惩处“套路贷”违法犯罪分子,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现对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套路贷”与民间借贷的区别


1.“套路贷”,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


2.“套路贷”与平等主体之间基于意思自治而形成的民事借贷关系存在本质区别,民间借贷的出借人是为了到期按照协议约定的内容收回本金并获取利息,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也不会在签订、履行借贷协议过程中实施虚增借贷金额、制造虚假给付痕迹、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行为。


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非法讨债引发的案件与“套路贷”案件的区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也未使用“套路”与借款人形成虚假债权债务,不应视为“套路贷”。因使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强行索债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定罪处罚。


3.实践中,“套路贷”的常见犯罪手法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制造民间借贷假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以“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名义对外宣传,以低息、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被害人借款,继而以“保证金”“行规”等虚假理由诱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会以被害人先前借贷违约等理由,迫使对方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


(2)制造资金走账流水等虚假给付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按照虚高的“借贷”协议金额将资金转入被害人账户,制造已将全部借款交付被害人的银行流水痕迹,随后便采取各种手段将其中全部或者部分资金收回,被害人实际上并未取得或者完全取得“借贷”协议、银行流水上显示的钱款。


(3)故意制造违约或者肆意认定违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会以设置违约陷阱、制造还款障碍等方式,故意造成被害人违约,或者通过肆意认定违约,强行要求被害人偿还虚假债务。


(4)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当被害人无力偿还时,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安排其所属公司或者指定的关联公司、关联人员为被害人偿还“借款”,继而与被害人签订金额更大的虚高“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通过这种“转单平账”“以贷还贷”的方式不断垒高“债务”。


(5)软硬兼施“索债”。在被害人未偿还虚高“借款”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特定关系人索取“债务”。


二、依法严惩“套路贷”犯罪


4.实施“套路贷”过程中,未采用明显的暴力或者威胁手段,其行为特征从整体上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被害人财物的,一般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对于在实施“套路贷”过程中多种手段并用,构成诈骗、敲诈勒索、非法拘禁、虚假诉讼、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抢劫、绑架等多种犯罪的,应当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区分不同情况,依照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数罪并罚或者择一重处。


5.多人共同实施“套路贷”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所参与的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当认定为主犯,对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应当认定为从犯。


明知他人实施“套路贷”犯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但刑法和司法解释等另有规定的除外:


(1)组织发送“贷款”信息、广告,吸引、介绍被害人“借款”的;


(2)提供资金、场所、银行卡、账号、交通工具等帮助的;


(3)出售、提供、帮助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


(4)协助制造走账记录等虚假给付事实的;


(5)协助办理公证的;


(6)协助以虚假事实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


(7)协助套现、取现、办理动产或不动产过户等,转移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


(8)其他符合共同犯罪规定的情形。


上述规定中的“明知他人实施‘套路贷’犯罪”,应当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行为次数和手段、与同案人、被害人的关系、获利情况、是否曾因“套路贷”受过处罚、是否故意规避查处等主客观因素综合分析认定。


6.在认定“套路贷”犯罪数额时,应当与民间借贷相区别,从整体上予以否定性评价,“虚高债务”和以“利息”“保证金”“中介费”“服务费”“违约金”等名目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法占有的财物,均应计入犯罪数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给付被害人的本金数额,不计入犯罪数额。


已经着手实施“套路贷”,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的,可以根据相关罪名所涉及的刑法、司法解释规定,按照已着手非法占有的财物数额认定犯罪未遂。既有既遂,又有未遂,犯罪既遂部分与未遂部分分别对应不同法定刑幅度的,应当先决定对未遂部分是否减轻处罚,确定未遂部分对应的法定刑幅度,再与既遂部分对应的法定刑幅度进行比较,选择处罚较重的法定刑幅度,并酌情从重处罚;二者在同一量刑幅度的,以犯罪既遂酌情从重处罚。


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套路贷”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有证据证明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实施“套路贷”而交付给被害人的本金,赔偿被害人损失后如有剩余,应依法予以没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将违法所得的财物用于清偿债务、转让或者设置其他权利负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1)第三人明知是违法所得财物而接受的;


(2)第三人无偿取得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违法所得财物的;


(3)第三人通过非法债务清偿或者违法犯罪活动取得违法所得财物的;


(4)其他应当依法追缴的情形。


8.以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为对象实施“套路贷”,或者因实施“套路贷”造成被害人或其特定关系人自杀、死亡、精神失常、为偿还“债务”而实施犯罪活动的,除刑法、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外,应当酌情从重处罚。


在坚持依法从严惩处的同时,对于认罪认罚、积极退赃、真诚悔罪或者具有其他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被告人,可以依法从宽处罚。


9.对于“套路贷”犯罪分子,应当根据其所触犯的具体罪名,依法加大财产刑适用力度。符合刑法第三十七条之一规定的,可以依法禁止从事相关职业。


10.三人以上为实施“套路贷”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应当认定为犯罪集团。对首要分子应按照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


符合黑恶势力认定标准的,应当按照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或者恶势力犯罪集团侦查、起诉、审判。


三、依法确定“套路贷”刑事案件管辖


11.“套路贷”犯罪案件一般由犯罪地公安机关侦查,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为实施“套路贷”所设立的公司所在地、“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签订地、非法讨债行为实施地、为实施“套路贷”而进行诉讼、仲裁、公证的受案法院、仲裁委员会、公证机构所在地,以及“套路贷”行为的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


“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违法所得财物的支付地、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等。


除犯罪地、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外,其他地方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套路贷”犯罪案件,都应当立即受理,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的,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


黑恶势力实施的“套路贷”犯罪案件,由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或者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的公安机关进行侦查。


1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公安机关可以在其职责范围内并案侦查:


(1)一人犯数罪的;


(2)共同犯罪的;


(3)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还实施其他犯罪的;


(4)多个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存在直接关联,并案处理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的。


13. 本意见自2019年4月9日起施行。


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8〕17号 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四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诈骗罪,职务侵占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贪污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十一条 本解释所称裁判文书,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企业破产法等民事法律作出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等文书。


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法发〔2018〕1号 2018年1月16日


五、依法打击非法放贷讨债的犯罪活动


20.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虚增债务”“签订虚假借款协议”“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单平账”“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使用暴力、威胁手段强立债权、强行索债的,应当根据案件具体事实,以诈骗、强迫交易、敲诈勒索、抢劫、虚假诉讼等罪名侦查、起诉、审判。对于非法占有的被害人实际所得借款以外的虚高“债务”和以“保证金”“中介费”“服务费”等各种名目扣除或收取的额外费用,均应计入违法所得。对于名义上为被害人所得、但在案证据能够证明实际上却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后续犯罪所使用的“借款”,应予以没收。


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发[2016]32号 2016年12月19日


为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近年来,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等上下游关联犯罪不断蔓延。此类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严重干扰电信网络秩序,严重破坏社会诚信,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危害性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特点,坚持全链条全方位打击,坚持依法从严从快惩处,坚持最大力度最大限度追赃挽损,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坚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二、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酌情从重处罚:


1.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2.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


3.组织、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


4.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


5.曾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曾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行政处罚的;


6.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或者诈骗重病患者及其亲属财物的;


7.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的;


8.以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慈善名义实施诈骗的;


9.利用电话追呼系统等技术手段严重干扰公安机关等部门工作的;


10.利用“钓鱼网站”链接、“木马”程序链接、网络渗透等隐蔽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的。


(三)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诈骗数额接近“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具有前述第(二)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上述规定的“接近”,一般应掌握在相应数额标准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四)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骗得财物的,以诈骗罪(既遂)定罪处罚。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1.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或者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2.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累计五千次以上的。


具有上述情形,数量达到相应标准十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上述“拨打诈骗电话”,包括拨出诈骗电话和接听被害人回拨电话。反复拨打、接听同一电话号码,以及反复向同一被害人发送诈骗信息的,拨打、接听电话次数、发送信息条数累计计算。


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故意隐匿、毁灭证据等原因,致拨打电话次数、发送信息条数的证据难以收集的,可以根据经查证属实的日拨打人次数、日发送信息条数,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等相关证据,综合予以认定。


(五)电信网络诈骗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诈骗罪既遂处罚。


(六)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被告人裁量刑罚,在确定量刑起点、基准刑时,一般应就高选择。确定宣告刑时,应当综合全案事实情节,准确把握从重、从轻量刑情节的调节幅度,保证罪责刑相适应。


(七)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被告人,应当严格控制适用缓刑的范围,严格掌握适用缓刑的条件。


(八)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被告人,应当更加注重依法适用财产刑,加大经济上的惩罚力度,最大限度剥夺被告人再犯的能力。


三、全面惩处关联犯罪


(一)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中,非法使用“伪基站”“黑广播”,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的,以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诈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构成数罪的,应当依法予以并罚。


(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四)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没有证据证明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符合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追究刑事责任。


(五)明知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以下列方式之一予以转账、套现、取现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追究刑事责任。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


1.通过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刷卡套现等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2.帮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的;


3.多次使用或者使用多个非本人身份证明开设的信用卡、资金支付结算账户或者多次采用遮蔽摄像头、伪装等异常手段,帮助他人转账、套现、取现的;


4.为他人提供非本人身份证明开设的信用卡、资金支付结算账户后,又帮助他人转账、套现、取现的;


5.以明显异于市场的价格,通过手机充值、交易游戏点卡等方式套现的。


实施上述行为,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实施上述行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尚未到案或案件尚未依法裁判,但现有证据足以证明该犯罪行为确实存在的,不影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认定。


实施上述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诈骗信息大量传播,或者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诈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七)实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之行为,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同时构成诈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八)金融机构、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业务经营者等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被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使他人遭受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准确认定共同犯罪与主观故意


(一)三人以上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应依法认定为诈骗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犯罪集团中组织、指挥、策划者和骨干分子依法从严惩处。


对犯罪集团中起次要、辅助作用的从犯,特别是在规定期限内投案自首、积极协助抓获主犯、积极协助追赃的,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全部犯罪包括能够查明具体诈骗数额的事实和能够查明发送诈骗信息条数、拨打诈骗电话人次数、诈骗信息网页浏览次数的事实。


(二)多人共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对其参与期间该诈骗团伙实施的全部诈骗行为承担责任。在其所参与的犯罪环节中起主要作用的,可以认定为主犯;起次要作用的,可以认定为从犯。


上述规定的“参与期间”,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着手实施诈骗行为开始起算。


(三)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1.提供信用卡、资金支付结算账户、手机卡、通讯工具的;


2.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3.制作、销售、提供“木马”程序和“钓鱼软件”等恶意程序的;


4.提供“伪基站”设备或相关服务的;


5.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的;


6.在提供改号软件、通话线路等技术服务时,发现主叫号码被修改为国内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公共服务部门号码,或者境外用户改为境内号码,仍提供服务的;


7.提供资金、场所、交通、生活保障等帮助的;


8.帮助转移诈骗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套现、取现的。


上述规定的“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行为次数和手段,与他人关系,获利情况,是否曾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处罚,是否故意规避调查等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定。


(四)负责招募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或者制作、提供诈骗方案、术语清单、语音包、信息等的,以诈骗共同犯罪论处。


(五)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但不影响对已到案共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认定的,可以依法先行追究已到案共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五、依法确定案件管辖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一般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其管理者所在地,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诈骗电话、短信息、电子邮件等的拨打地、发送地、到达地、接受地,以及诈骗行为持续发生的实施地、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


“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被害人被骗时所在地,以及诈骗所得财物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等。


(二)电信网络诈骗最初发现地公安机关侦办的案件,诈骗数额当时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后续累计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可由最初发现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公安机关可以在其职责范围内并案侦查:


1.一人犯数罪的;


2.共同犯罪的;


3.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还实施其他犯罪的;


4.多个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存在直接关联,并案处理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的。


(四)对因网络交易、技术支持、资金支付结算等关系形成多层级链条、跨区域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可由共同上级公安机关按照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有利于诉讼的原则,指定有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五)多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立案侦查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或者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有争议的,按照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有利于诉讼的原则,协商解决。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的,由共同上级公安机关指定有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六)在境外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可由公安部按照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有利于诉讼的原则,指定有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七)公安机关立案、并案侦查,或因有争议,由共同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立案侦查的案件,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受理。


  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境外案件,公安机关应在指定立案侦查前,向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通报。


(八)已确定管辖的电信诈骗共同犯罪案件,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归案后,一般由原管辖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管辖。


六、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


(一)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确因被害人人数众多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逐一收集被害人陈述的,可以结合已收集的被害人陈述,以及经查证属实的银行账户交易记录、第三方支付结算账户交易记录、通话记录、电子数据等证据,综合认定被害人人数及诈骗资金数额等犯罪事实。


(二)公安机关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案件证明材料,作为证据使用的,应当随案移送批准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文书和所收集的证据材料,并对其


(三)依照国际条约、刑事司法协助、互助协议或平等互助原则,请求证据材料所在地司法机关收集,或通过国际警务合作机制、国际刑警组织启动合作取证程序收集的境外证据材料,经查证属实,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公安机关应对其


对其他来自境外的证据材料,应当对其


七、涉案财物的处理


(一)公安机关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应当随案移送涉案赃款赃物,并附清单。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应一并移交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同时就涉案赃款赃物的处理提出意见。


(二)涉案银行账户或者涉案第三方支付账户内的款项,对权属明确的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查实全部被害人,但有证据证明该账户系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且被告人无法说明款项合法


(三)被告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1.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


2.对方无偿取得诈骗财物的;


3.对方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诈骗财物的;


4.对方取得诈骗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不予追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含义及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行为如何适用刑法有关规定的问题,解释如下: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5〕19号 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规定,现就人民法院2015年11月1日以后审理的刑事案件,具体适用修正前后刑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七条 对于2015年10月31日以前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根据修正前刑法应当以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或者妨害作证罪等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修正前刑法的有关规定。但是,根据修正后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处刑较轻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的有关规定。


实施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根据修正前刑法应当以诈骗罪、职务侵占罪或者贪污罪等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修正前刑法的有关规定。


关于审理掩饰隐瞒满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21〕8号 2021年4月15日施行)


第五条 事前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等犯罪分子通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以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等犯罪的共犯论处。


第六条 对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实施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分别以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抢夺罪等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1 年4 月8 日起施行 法释〔2011〕7号)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现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二条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三条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条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第五条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第六条 诈骗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诈骗罪既遂处罚。


第七条 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八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 案发后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被害人;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


第十条 行为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一)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


(二)对方无偿取得诈骗财物的;


(三)对方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诈骗财物的;


(四)对方取得诈骗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不予追缴。


第十一条 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依法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

2014年3月14日 公通字(2014)13号公布并施行


(二)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虚假广告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除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外,利用“伪基站”设备实施诈骗等其他犯罪行为,同时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10年11月3日起施行 法释〔2010〕14号


第五条 以使用为目的,伪造停止流通的货币,或者使用伪造的停止流通的货币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6〕28号 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 以介绍婚姻为名,采取非法扣押身份证件、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或者利用妇女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孤立无援等境况,违背妇女意志,将其出卖给他人的,应当以拐卖妇女罪追究刑事责任。


以介绍婚姻为名,与被介绍妇女串通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的,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年5月11日施行 法释〔2007〕11号)


第四条实施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一款或者第三款规定的行为,事前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的犯罪分子通谋的,以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抢夺罪的共犯论处。


第五条对跨地区实施的涉及同一机动车的盗窃、抢劫、诈骗、抢夺以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有关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一并立案侦查,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3年5 月15 日施行 法释〔2003〕8号)


第七条 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用品的名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有关诈骗罪的规定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第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有关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对于有自首、立功等悔罪表现的,依法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2年4月17日起施行 法释〔2002〕9号)


被法释〔2013〕7号废止:已被最高法、检《关于办理妨害武装部队制式服装、车辆号牌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代替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2002年10月24日相关行为已新设“虚假诉讼罪”)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你院《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决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能否构成诈骗罪的请示》(鲁检发研字[2001]第11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伪造证据时,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有指使他人作伪证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00]12号 2000 年5 月24 日)


第九条 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第十条 本解释所称“经营去话业务数额”,是指以行为人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的总时长(分钟数)乘以行为人每分钟收取的用户使用费所得的数额。


本解释所称“电信资费损失数额”,是指以行为人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的总时长(分钟数)乘以在合法电信业务中我国应当得到的每分钟国际结算价格所得的数额。


公安部关于受害人居住地公安机关可否对诈骗犯罪案件立案侦查问题的批复

(2000年10月16日 公复字[2000]1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


你厅《关于被骗受害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可否对诈骗犯罪案件立案侦查的请示》(桂公请[2000]7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第三款的规定,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根据上述规定,犯罪行为地、犯罪结果地以及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侦查。诈骗犯罪案件的犯罪结果地是指犯罪嫌疑人实际取得财产地。因此,除诈骗行为地、犯罪嫌疑人实际取得财产的结果发生地和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外,其他地方公安机关不能对诈骗犯罪案件立案侦查,但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受理,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的,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


公安部法制局对《关于对将已经仪器识别为不中奖的彩票出售的 行为如何定性处理的请示》的答复

(公法[2000]83号 2000年5月23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法制处:


你处《关于对将已经仪器识别为不中奖的彩票出售的行为如何定性处理的请示》(桂公明发〔2000〕357号)收悉,经研究,并征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行为人采用欺骗方法使发行彩票的工作人员回收已被识别为不中奖的彩票,数额较大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行为人与发行彩票的工作人员共谋,发行彩票的工作人员明知是已被识别为不中奖的彩票而回收并向社会公众出售,且数额较大的,对行为人和发行彩票的工作人员,应当以共同犯罪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 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又向索还钱财的受骗者施以暴力或暴力威胁的行为应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

(1995年11月6 日 法复〔1995〕8号)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当参赌者要求退还所输钱财时,设赌者以暴力相威胁,甚至将参赌者打伤、杀伤并将钱财带走的行为如何定性》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行为人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获取钱财,属赌博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以赌博罪定罪处罚。参赌者识破骗局要求退还所输钱财,设赌者又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拒绝退还的,应以赌博罪从重处罚;致参赌者伤害或者死亡的,应以赌博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依法实行数罪并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6年12月16日 法发〔1996〕32号)


根据2013年1月14日法释(2013)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1980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九批)的决定》将本文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申付强诈骗案如何认定诈骗数额问题的电话答复》

(1991年4月23日)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豫法(研)请[1991]15号《关于申付强诈骗案如何认定诈骗数额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同意你院的倾向性意见。即在具体认定诈骗犯罪数额时,应把案发前已被追回的被骗款额扣除,按最后实际诈骗所得数额计算。但在处罚时,对于这种情况应当做为从重情节予以考虑。


附: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申付强诈骗案如何认定诈骗数额的请示》(豫法(研)请〔1991〕15号)


最高人民法院:


  最近,濮阳市中级法院就申付强诈骗案诈骗数额如何认定问题向我院请示。


  被告人申付强以欺骗手段,于1987年10月与江苏省新沂县酒厂签订了价值为106200元的各类曲酒合同。案发前,新沂县酒厂追回曲酒价值61086.24元,下余45113.76元已无法追回。


  对此案,我院审委会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申付强的诈骗数额,可把案发前被追回的6万余元扣除并作为从重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按下余的4万5千余元的数额予以认定;另一种意见认为,申付强已将价值10万余元的曲酒诈骗到手,诈骗数额应按合同总标的计算,属数额巨大,被追回的6万余元可作为从轻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我们倾向于第一种意见。


  当否,请批示。


江西高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实施细则(试行)

(十二)诈骗罪


1.第一量刑幅度


构成诈骗罪,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根据下列不同情形确定量刑起点,调节刑罚量:


(1)诈骗公私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较大“起点五千元的,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达到“数额较大“起点三千元的,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诈骗数额每增加一千五百元,增加一个月刑期;电信诈骗犯罪数额每增加一千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2.第二量刑幅度


构成诈骗罪,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根据不同情形确定量刑起点,调节刑罚量。


(1)诈骗公私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巨大“起点五万元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诈骗公私财物,犯罪数额接近“数额巨大“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②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③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④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⑤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3)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犯罪数额达到“数额巨大“起点三万元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4)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犯罪数额接近“数额巨大“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①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②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


③组织、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


④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


⑤曾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曾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行政处罚的;


⑥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或者诈骗重病患者及其亲属财物的;


⑦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的;


⑧以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慈善名义实施诈骗的;


⑨利用电话追呼系统等技术手段严重干扰公安机关等部门工作的;


⑩利用“钓鱼网站”链接、“木马”程序链接、网络渗透等隐蔽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的。


(5)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增加相应的刑罚量:


①诈骗数额每增加六千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②诈骗公私财物,具有本条第二款“其他严重情节”的,每增加一种情形,增加六个月至二年刑期;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具有本条第四款“其他严重情节”的,每增加一种情形,增加六个月至二年刑期。


③其他可以增加刑罚量的情形。


3.第三量刑幅度


构成诈骗罪,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根据不同情形确定量刑起点,调节刑罚量。


(1)诈骗公私财物,或者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犯罪数额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五十万元的,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诈骗公私财物,犯罪数额接近“数额特别巨大”标准,具有本罪第2条第2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3)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犯罪数额接近“数额特别巨大”标准,具有本罪第2条第4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4)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增加相应的刑罚量:


①犯罪数额每增加4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②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每增加一种情形,增加六个月至二年刑期;


③其他可以增加刑罚量的情形。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重处罚,同时具有多种情形的,累计不得超过基准刑的100%:


(1)实施诈骗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已确定为犯罪构成事实的除外):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组织、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曾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曾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行政处罚的;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或者诈骗重病患者及其亲属财物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的;以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慈善名义实施诈骗的;利用电话追呼系统等技术手段严重干扰公安机关等部门工作的;利用“钓鱼网站“链接、“木马“程序链接、网络渗透等隐蔽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的;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以上十二种情形,每增加一种,再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


(2)多次实施诈骗的,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3)为吸毒、赌博等违法活动而诈骗的,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4)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宽处罚:


(1)因生活所迫、学习、治病急需而诈骗的,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2)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应当减少基准刑的20%-50%;


(3)在案发前主动将赃物退还被害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4)其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


6.对于诈骗犯罪既有既遂、又有未遂的,以对应量刑幅度较重的确定基准刑,既、未遂所对应的量刑幅度相同的,以既遂部分确定基准刑,其他可以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以既遂部分确定基准刑的,根据未遂部分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以未遂部分确定基准刑的,根据既遂部分犯罪行为造成损害的大小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40%以下。但不得根据该量刑情节提高量刑幅度。


7.上述规定的“接近”,一般应掌握在相应数额标准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被害人谅解的;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8.构成诈骗罪的,根据诈骗的数额、手段、危害后果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1)单处罚金的,一般应在诈骗数额一倍以上二倍以下判处,最低不得少于五千元;


(2)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一般并处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金。其中:判处拘役或者管制的,一般并处一千元至二万元罚金;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并处二千元至五万元罚金;


(3)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其中:判处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并处二万元至七万元罚金;判处五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并处五万元至十万元罚金;判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并处八万元至二十万元罚金;


(4)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依法没收财产的除外。其中:判处十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并处十万元至三十万元罚金;判处十二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并处二十万元至五十万元罚金。


9.构成诈骗罪的,综合考虑诈骗的起因、手段、数额、危害后果、退赃退赔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从严把握缓刑的适用。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一般可以适用缓刑:


①因生活所迫、学习、治病急需而诈骗的;


②案发前主动将赃款赃物归还被害人的;


③积极退赔全部或大部分赃款赃物,或者取得被害人谅解的;


④其他可以适用缓刑的情形。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


①为吸毒、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实施诈骗或者将诈骗赃款赃物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②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③在医院诈骗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④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⑤曾因诈骗类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一年内受过行政拘留


的;


⑥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⑦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⑧其他不适用缓刑的情形。


自己在家浏览黄色网站是个人行为还是违法行为

我国法律对黄赌毒行为一向是严厉打击的。比如在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就规定:以钱色交易为特征的卖淫嫖娼行为最高可处15日行政拘留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是三人以上聚集在一起从事卖淫嫖娼活动的还有可能构成聚众淫乱罪。除了对卖淫嫖娼行为严厉打击之外我国对涉及黄色淫秽内容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等物品也管控得相当严格。


在我国的刑法中规定了两种与黄色视频图像有关的重要违法行为:一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二是传播淫秽物品罪。通常来讲制作贩卖淫秽物品当然是以赚钱为目的,传播淫秽物品罪则是指不以牟利为目的而在社会上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其他淫秽物品的行为。简单来说一个是以牟利为目的进行制作贩卖、一个是不以牟利为目的进行传播。


这里所谓的传播行为既包括将淫秽物品出售出租的行为,也包括将淫秽物品无偿赠送他人的行为,还包括单纯只是把淫秽物品展示给别人看的行为。比如张三得到了一本小黄书,但张三并没把小黄书卖给别人、送给别人,而是邀请自己的朋友李四一起观看,那么严格意义上这种行为实际上已构成了传播淫秽物品罪,只不过这种两个人小范围观看的行为比起大规模传播相对更难被查找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64条规定: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其他淫秽物品且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组织播放淫秽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这是对淫秽物品传播者的处罚规定,那么对淫秽物品的制


我国刑法第363条规定: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如果是单位触犯该罪行的对单位判处罚金的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进行处罚。


说到这儿可能大家都发现我国刑法对淫秽物品的打击主要是处罚制


观看黄色淫秽物品当然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不良嗜好,但自己在家观看毕竟不会造成像对外传播那样的社会危害性。一个人自己在家关起门来看黄色视频当然不是什么好习惯,但这种发生在个人私密空间的行为确实不会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法律只是道德的最底线要求:法律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能有多么高尚,但至少要求不能对别人造成危害。在不具备社会危害性的前提下有些不雅的习惯嗜好尚不构成违法。


2002年陕西延安一对夫妻在家里观看成人录像。也许是因为音量太大被邻居听到后就给举报了。警察接到举报后赶到现场透过窗户缝隙看见电视机上正在播放成人录像。警察敲门进屋时夫妻俩已将电视机关掉。在随后的盘查过程中夫妻俩与警察发生争执和撕扯。警察以拒不配合妨碍公务为由把丈夫带走拘留并罚了1000块钱。检察机关立案后认为夫妻俩在家观看成人录像的行为不构成违法。


事后当地公安机关对夫妻俩公开道歉并赔偿了29137元钱。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在家观看黄色视频的行为通常是不构成违法的,但我在上文中提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例外。2022年1月份河北邢台一男子就因浏览色情网站而被警方传唤。按说只是浏览黄色网站而不对外传播不构成违法啊,可为什么河北邢台这名男子会因为浏览色情网站被警方传唤呢?


由于个人在家独自浏览黄色网站的行为不具备社会危害性,所以我国法律对此并没做出明文规定。法律在公民的私人行为方面所秉承的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这也就是说只要法律没明文禁止的行为都不构成违法。因此自己在家浏览黄色网站通常情况下不构成违法,可如果要是和别人一起看的呢?这得视情况而言。如果是和对象、配偶一起看是不构成违法的。


可如果你还叫上了别人一起看可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如果你在家专门组织人来看这个并以此牟利就构成了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如果你不是专门做这个生意,而是邀请你的朋友一起观看,那么也有可能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再比如在浏览黄色网站时随手把网址链接传到QQ、微信好友、朋友圈实际上也构成了对淫秽物品的传播。


可能有些人这么做不过是随手之举。这么做的人既没打算借此牟利,而且以为只是传给自己的亲戚、朋友、熟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实际上这就是对淫秽物品的一种传播行为。如果这种行为没造成法律意义上的“严重后果”,那么警察通常只会进行批评教育;如果这种行为一旦造成比较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当然这种违法行为在本质上还是属于传播淫秽物品。


虽说本来一开始是自己在家看,但邀请了朋友、转发了链接就是另一回事了。此外在观看过程中采用截屏、下载或转发淫秽作品也是违法行为。这类行为情节较轻的可能就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可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是有可能被拘留并处罚款的。如果我谁都不说谁都不发,那么就我自己一个人看违法吗?上文提到的那位河北邢台男子就是这种情况:他既没转发链接,也没下载传播,更没组织多人观看。


事实上这名男子是因为“翻墙”而被警察带走处以行政警告的。根据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直接进行国际联网必须使用邮电部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使用其他信道进行国际联网。违反本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联网并给予警告,还可以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将没收违法所得。


由于我国对色情网站的管理很严格,所以很多黄色网站在我国很难登录。因此一些人就采用了诸如翻墙之类的非常手段。所谓“翻墙”是指绕过相应的IP封锁、域名劫持等实现对境外服务器的访问。事实上“翻墙”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无论“翻墙”之后浏览的是不是黄色信息都是违法的。在我国只有通过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申请海外服务器对接服务才是合法的。


如果个人擅自在电脑或手机中下载一个VPN软件来“翻墙”浏览境外网站。无论看的是不是黄色信息都已构成违法。尽管在不涉及下载、复制、翻墙等情况的前提下个人在家独自浏览黄色网站通常并不违法,但这种行为有可能会给浏览者造成其他一定的客观风险:浏览黄色网站有可能造成电脑、手机感染木马病毒,更有可能造成个人隐私泄露以及财产安全隐患。


以案普法: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数额标准是多少?

常言道“不义之财,不可取,无情之人,不可交”,金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缺少金钱,生活质量容易下降,吃穿住行均会受到影响。为了确保,日常的生活水准,人们使出浑身解数,赚取金钱。


不论何种途径,均需要保证,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做出违背法律的事情,如通过“敲诈勒索”非法获得金钱,一旦触碰,必定会得到惩罚,那么,该罪的立案标准是多少?构成该罪的人,会得到怎样的处罚?


案例


小王、老王是兄弟,平日靠着“碰瓷”为生,2020年,开豪车的刘某进入二人视野,4月18日凌晨,喝过酒的刘某,驾驶豪车准备回家,兄弟俩紧随其后,“砰”的一声,两辆车发生追尾。


刘某赶紧下车,查看情况,王家兄弟以“不赔偿,告你酒驾”为由,逼迫刘某拿出3万元,事后,小王分得5000元,老王分得2.5万元,尝到甜头的二人,继续采用该方法,向酒驾的车主,索要钱财。


从2020年4月至7月,他们共作案8次,敲诈勒索的钱财,共计17万余元,直到7月,一位车主,不愿赔偿,王家兄弟报警,警方查明事情经过后,发现二人涉嫌敲诈勒索,立刻将其抓获。案发后,王家兄弟俩承认犯罪事实,并退赔多名被害人经济损失,2020年12月,合川检察院以王家兄弟,犯敲诈勒索罪,向合川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会如何审理?


法理分析


首先,需要清楚敲诈勒索罪的定义,该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犯罪。同时,构成该罪的要件,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主体:该罪的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二、主观:要求行为人,必须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若无该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不违法,均不构成该罪。


三、客体:QF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QF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四、客观:行为人采用要挟、威胁等手段,逼迫被害人交出财物。


案例中,王家兄弟俩,知道酒驾触犯法律,依据《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他们利用酒驾之人“不敢报警”的心理,以“拒绝赔偿,就去警局”作为要挟,向酒驾的人,敲诈钱财,达到二人“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构成了敲诈勒索罪,而法院在审理时,会根据案件整体情况、敲诈金额做出判决。


法律中,一般会将敲诈金额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数额不同、情节不同,需要面临的处罚也不同,当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时,属于“数额较大”,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若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分别属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达到前者,一般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后者,一般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可见,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数额标准通常为2000元,案例中的王家兄弟俩,敲诈勒索而来的“17万余元”,不仅达到立案标准,更属于“数额巨大”范畴,法院结合具体情况,分别判处老王、小王有期徒刑3年、罚金4万元,有期徒刑1年8个月、罚金2万元。


结语


值得一提,即使未构成犯罪,也会得到惩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从法律的规定中,不难看出,只要做出伤害、有损他人的利益的事情,就会得到惩罚,任何人,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同时上述案例,告诉我们,不能够酒驾,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或者发生意外事故,均会给自身、身边人,带去伤害。


金钱固然重要,人品一样重要,通过正规途径,赚取钱财,从某种意义上,能够使我们知道,“赚钱不易,应该勤俭节约”。利用非法途径,谋取钱财,容易让内心的欲望,越来越大,一旦无法控制,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因此,必须要坚守自身原则,不能触碰法律底线。



常言道“不义之财,不可取,无情之人,不可交”,金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缺少金钱,生活质量容易下降,吃穿住行均会受到影响。为了确保,日常的生活水准,人们使出浑身解数,赚取金钱。


不论何种途径,均需要保证,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做出违背法律的事情,如通过“敲诈勒索”非法获得金钱,一旦触碰,必定会得到惩罚,那么,该罪的立案标准是多少?构成该罪的人,会得到怎样的处罚?


案例


小王、老王是兄弟,平日靠着“碰瓷”为生,2020年,开豪车的刘某进入二人视野,4月18日凌晨,喝过酒的刘某,驾驶豪车准备回家,兄弟俩紧随其后,“砰”的一声,两辆车发生追尾。


刘某赶紧下车,查看情况,王家兄弟以“不赔偿,告你酒驾”为由,逼迫刘某拿出3万元,事后,小王分得5000元,老王分得2.5万元,尝到甜头的二人,继续采用该方法,向酒驾的车主,索要钱财。


从2020年4月至7月,他们共作案8次,敲诈勒索的钱财,共计17万余元,直到7月,一位车主,不愿赔偿,王家兄弟报警,警方查明事情经过后,发现二人涉嫌敲诈勒索,立刻将其抓获。案发后,王家兄弟俩承认犯罪事实,并退赔多名被害人经济损失,2020年12月,合川检察院以王家兄弟,犯敲诈勒索罪,向合川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会如何审理?


法理分析


首先,需要清楚敲诈勒索罪的定义,该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犯罪。同时,构成该罪的要件,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主体:该罪的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二、主观:要求行为人,必须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若无该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不违法,均不构成该罪。


三、客体:QF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QF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四、客观:行为人采用要挟、威胁等手段,逼迫被害人交出财物。


案例中,王家兄弟俩,知道酒驾触犯法律,依据《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他们利用酒驾之人“不敢报警”的心理,以“拒绝赔偿,就去警局”作为要挟,向酒驾的人,敲诈钱财,达到二人“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构成了敲诈勒索罪,而法院在审理时,会根据案件整体情况、敲诈金额做出判决。


法律中,一般会将敲诈金额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数额不同、情节不同,需要面临的处罚也不同,当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时,属于“数额较大”,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若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分别属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达到前者,一般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后者,一般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可见,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数额标准通常为2000元,案例中的王家兄弟俩,敲诈勒索而来的“17万余元”,不仅达到立案标准,更属于“数额巨大”范畴,法院结合具体情况,分别判处老王、小王有期徒刑3年、罚金4万元,有期徒刑1年8个月、罚金2万元。


结语


值得一提,即使未构成犯罪,也会得到惩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从法律的规定中,不难看出,只要做出伤害、有损他人的利益的事情,就会得到惩罚,任何人,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同时上述案例,告诉我们,不能够酒驾,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或者发生意外事故,均会给自身、身边人,带去伤害。


金钱固然重要,人品一样重要,通过正规途径,赚取钱财,从某种意义上,能够使我们知道,“赚钱不易,应该勤俭节约”。利用非法途径,谋取钱财,容易让内心的欲望,越来越大,一旦无法控制,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因此,必须要坚守自身原则,不能触碰法律底线。




劳动仲裁公司倒闭(劳动仲裁公司倒闭钱能回来吗)

劳动仲裁 公司倒闭,劳动仲裁公司倒闭钱能回来吗

劳动仲裁 公司倒闭 劳动仲裁公司倒闭钱能回来吗

劳动仲裁 钱,劳动仲裁钱能要回来吗

bitget是什么交易所最低多少钱能买到BTC?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被诈骗一千多可以立案吗(被诈骗2000元能立案吗)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351706.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4年04月25日星期二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

首页 找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