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更鸟 > 法律知识学习

私分国有资产罪怎么判(私分国有资产罪量刑)

  • 法律知识学习
  • 2022-07-12 13:30:02
  • 0
  • 昆明律师

 《刑法》第396条:私分国有资产罪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要点解读:

 1、犯罪主体

该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本罪是单位犯罪,但根据法律规定只处罚私分国有资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A水泥公司为W市国有企业。罗某任公司总经理,张某任公司党委书记,李某任公司副总经理,刘某任公司副总经理,赵某任公司工会主席。上述5人组成公司领导班子。

2007年,A水泥公司将水泥赊销于B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用于建设小区住宅楼。2008年该住宅小区竣工,B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仍欠A水泥公司563万元水泥款。A水泥公司副总经理李某出面与B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洽谈,商定B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以建成的某小区5套住宅和5个地下车位抵顶所欠水泥款,双方签订抵顶协议。李某将抵顶房屋的结果告知罗某以后,罗某考虑公司多年来都没有给班子成员分过房,遂与党委书记张某协商,将抵顶的房子和车位直接分配给5名班子成员,具体事宜由李某来办理。李某电话通知刘某和赵某以后,刘某和赵某均表示同意,李某遂将5套住宅和车位的产权办理在A水泥公司5名班子成员的名下。罗某安排刘某将公司账目用红字直接冲抵,视为和B公司的水泥销售业务自始至终未发生。

  1.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部门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月21日发布《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

2.关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

  所谓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指在该犯罪活动中有主要决策责任的国有单位负责人或其他领导人员,具体应包括:(1)直接作出私分决定的单位负责人;(2)直接作出私分决定的单位分管领导;(3)参与集体研究并同意研究决定的领导;(4)具体指挥私分行为的领导。

  所谓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除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外,其他对该类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就是单位犯罪行为的直接实施或协助实施者。包括:(1)提出私分建议并具体策划私分行为的人员;(2)具体组织实施私分行为的人员。

  二、犯罪对象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是国有资产,依照199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国有资产应当界定为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国有资产除国有资金外,还包括国有的生产资料乃至属于国有的产品、商品等,所以,本罪私分的对象既可以是国有的钱、股份、其他有价证券,也可以是国有的其他资产。

  我们应当明确的是,国有资产与公共财产的范围是不同的。依照刑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共财产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由此可见,公共财产不能等同于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的范围较公共财产的范围要小。

  三、关于“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理解

  关于“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根据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有公司、企业违反国家规定,在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转为职工集体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定罪处罚;改制后的公司、企业的管理人员或者少数职工持股,改制前公司、企业的多数职工未持股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四、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高检发释字〔1999〕2号),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数额是指累计数额,并不要求单次私分数额达到多少。

  五、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界定

  1.私分国有资产给多数人与共同贪污的界定

  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两罪同时被规定在刑法分则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之中。由于私分国有资产罪在主体上肯定不是一人而是数人所为,所以,私分国有资产罪与数个国家工作人员构成的共同贪污罪容易被混淆。

  区分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共同贪污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把握∶(1)从主体和主观方面来看,私分国有资产的主体是单位,表现为一种群体犯罪意志,且具有非法将国有资产为单位谋利的目的;共同贪污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还可以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体现的是贪污人的个体犯罪意志,是为了个人中饱私囊,具有将公共财产非法据为己有的目的。(2)从客观方面来看,私分国有资产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为单位成员谋利;共同贪污在客观上则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3)犯罪对象不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是国有资产,侵犯国有资产所有权。而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其范围要大于国有资产。

 2.私分国有资产给个别人与贪污的界定

  有人认为私分国有资产给个别人是贪污行为,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贪污罪是建立在个别人自己私自私分给自己的前提上,而不是单位私分给个人。从主体上讲,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是单位,是以单位名义私分的,贪污罪的主体是个人,并不体现单位意志。从财物的流向来看,私分国有资产罪中被私分的财物未必是给了做出私分决定的人,而贪污罪中被贪污的财物则是到了贪污人手中。

  3.国有公司、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区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0〕49号),国有公司、企业违反国家规定,在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转为职工集体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定罪处罚。国家出资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司、企业改制或者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给特定关系人持有股份或者本人实际控制的公司、企业,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贪污数额以国有资产的损失数额计算。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刑法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徇私舞弊低价折股案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非法侵占国有资产罪怎么判(非法侵占国有资产罪立案标准)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私分国有资产罪怎么判(私分国有资产罪量刑)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267979.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3月28日星期二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

首页 找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