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2019年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18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将区块链作为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区块链技术得到国家层面如此高规格的定位尚属首次,这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已被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意味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主要支撑技术的中国数字经济新战略的基本确立。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迄今已经进行19次集体学习,其中三次与数字经济相关,主题分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其中,对于区块链的定位是最高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领域。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区块链布局。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的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会上还总结了区块链的五大作用,分别是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的作用。[1]
在此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的区块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在国际竞争方面,要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第二,在国内社会治理方面,要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例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各行业供需有效对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触及行业本质,将区块链的现状、机遇、突破点一一厘清。此次重要讲话有充分的调查研究准备,显示出国家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坚定决心,对促进各部门、地方政府重视区块链技术、推动区块链行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行业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此次政治局集体学习,首先给区块链技术定了调:第一,要把区块链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第二,区块链对整个技术和产业领域都会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中国有很好的基础,区块链技术在未来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
针对以上三点,我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在此时此刻推出区块链新战略,有以下三个导向。
第一是科技导向。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在区块链技术发展上,中国正在抢占跑道。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越来越强调对最核心的“硬技术”的掌控,从政府政策引导来看,也更加鼓励企业进行区块链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最前沿”“制高点”“新优势”三个词无疑说明国家对区块链领域的认识已经提升到战略高度。
第二是产业导向。此次讲话指明了区块链技术要服务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5次提到“融合”。区块链技术的关键在于“融合”。区块链技术一定要解决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这就要求区块链技术深入具体场景。区块链技术在产业应用中,也不是一个点的应用,更多是融合的应用。用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
第三是民生治理导向。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多方参与的特性是提升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区块链在民生与社会治理领域有天然的优势,可以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未来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扶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将会逐步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中国的区块链战略“务实不务虚”,要求区块链“脱虚向实”,因此实体经济才是中国区块链的主战场。
可以看出,当下政策所鼓励的区块链与几年前自然生长的区块链行业有显著不同,鼓励的是将区块链作为一门技术,与传统或其他产业相结合,实现赋能与价值提升。这与2019年热门的产业互联网有异曲同工之妙,重点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其与传统行业结合的应用前景。
长期以来,区块链作为一种相对后端的技术其实并不能被用户感知。一些使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效率与安全性的项目,往往并不会直接让用户感觉到区块链的作用。使用“区块链”三个字对公众宣传的项目,往往并不是真正对大众有益的项目。
此次政治局学习提出将民生、经济和政务三大领域作为产业融合的突破口,区块链可以实际服务于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域,可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系统化的支撑。
从商业经济层面来看,区块链经济已经萌芽。许多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可以改善现有的商业规则,构建新型的产业协作模式,提高协作流通的效率。无论是各国央行和各大商业银行,还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许多国家政府研究机构,都对“区块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金融领域,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存在诸多业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增信、审核等环节成本高昂、结算环节效率低下、风险控制代价高,以及数据安全隐患大等。区块链具备的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等技术特点,有助于解决金融领域在信任、效率、成本控制、风险管理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区块链可以实现信用穿透,证明债权流转的真实有效性。金融机构可以在征信方面节约大量成本,放心地向企业、个人提供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贸易领域可以省略大量的纸面工作,监控物流环节,防止欺诈。区块链不仅能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增加资金流动速度,提高支付效率,还有利于降低参与方门槛,促进全球跨境贸易的发展,进而有望变革全球支付体系和数字资产形态,构筑分布式商业生态。
从政务治理层面来看,区块链技术正在探索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保护、土地所有权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相关实践表明,这种技术有助于提升公众参与度,降低社会运营成本,提高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对社会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政务领域,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区块链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主要围绕4类工作开展:身份验证、鉴证确权、信息共享以及透明政府。我们最常说的区块链最核心的特征“去信任”对于天然带有强信誉的政府机构来说并非刚需。反而,区块链系统的附带特点“账本共享”“信息共享”可以改变公共服务中的很多关键领域,如数据存储、共享与溯源,与政府日益公开化、透明化的目标高度一致,可以解决现代政府治理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棘手问题,包括腐败问题、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社会福利问题、税收问题等。区块链技术不仅仅意味着无纸化办公、效率成本优化,还意味着从数据管理流程的优化到治理思维的一系列转变。
在民生领域,“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理论上,所有需要信任、价值、协作的民生服务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提供完善的方案,例如,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城市管理。在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区块链也将作为底层技术服务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城市间在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将有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有序流动。
当然,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区块链的认知和应用门槛相对于其他技术而言,显得比较高。很多人即使读过很多区块链的专著,也听过很多课程,对于区块链的用处和意义也是不明就里,看不到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找不到区块链的应用思路。这主要是因为区块链与一般的技术不同,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一种“技术化的制度”,具有比较高的认知门槛。
人类的经济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打交道;另一类是协作活动,是人与人打交道,主要是各种形式的交易活动。无论哪一类经济活动,人们都希望不断提升效率,这就需要不断发展相应的技术。主要用于提升生产活动效率的技术,我们称为生产型技术。主要用于提升人与人之间协作效率的技术,我们称为协作型技术。两种技术都很重要,但人们对于生产型技术与协作型技术的认识能力和接受度是不同的。生产型技术比较容易被认知和接受,协作型技术则比较难以被认知和接受。
生产型技术的特点是提高个体的产出效率,比如通过采用某种工具或者流程,使得单位时间、单位投入消耗所得到的产出更多。这种技术带来的改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个体效率提升了,整体效率也能获得提升,局部和整体效率提升的方向是一致的,个体的利益与整体是一致的。人们熟悉的大多数技术都是生产型技术,远至指南针、锯、火药、印刷术、电灯,近至电脑、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都是生产型技术。对于这样的技术,人们理解起来非常容易,几乎没有什么认知障碍,推广部署起来阻力也很小。
协作型技术则相反,其目的是提升协作效率。协作的基本单位是“交易”。按照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的分类,交易分成三种,分别是买卖交易、管理交易和限额交易。按照康芒斯的说法,人类一切协作都是通过交易达成的。因此,协作的效率最终就体现为交易费用的高低,一切协作技术的根本也就在于降低整体的交易费用。因此,协作型技术往往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要确立一整套制度、流程、协议和规范,对个体施加更多的约束和要求,强化其在与他人协作中的可预测性,协调其与协作者的关系,从而实现整体协作效率的提升。从个体来看,这种技术应用之后,参与者不但自己要额外做不少工作,效率有所降低,而且必须接受更多的约束与规范,放弃原有的一部分自由和权益。也就是说,个体为了与他人协作,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接受一定的制约。因此,在协作型技术推行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发现,局部效率和整体效率提升的方向相反,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不一致,从而不仅增加了认知和理解障碍,而且增加了实施阻力。但是,从整体和长期来看,协作型制度不仅具有更大的全局性,能够影响各个方面,促进其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而且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是任何单点上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改进也都无法相提并论的。市场经济制度就是典型的交易型技术,互联网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交易型制度。很明显,对于人类整体福利的增进来说,没有任何具体的生产型技术能够跟市场经济相提并论。
区块链就是一种典型的协作型技术,它强调的是如何通过公开透明的可信计算平台,大大降低协作各方彼此之间的信任成本和与之相关的交易摩擦。因此,区块链具有协作型技术的优点和缺点。一方面,区块链确实比较难以认识和理解,在实施方面也有一定的难度。例如,有人觉得区块链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有人觉得区块链除了数字货币一无是处,有人觉得区块链虽然有用,但是会对自己的利益带来冲击。凡此种种,都构成了对区块链落地的挑战。
事实证明,如果不能形成国家战略,不能自上而下高效推动,完全依靠自下而上的自发式推动,在行业当中落实区块链的难度就会增大,失败率会增高。而区块链一旦成为国家战略,自上而下推动,在某些领域里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甚至先推动应用,摸着石头过河,其影响也将是全局性的,在国家治理、行业应用、创新驱动、经济民生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区块链这个火种,终于要在中华大地掀起燎原之势。事实上,中国是较早在区块链领域进行国家级战略布局的国家之一。早在2016年1月,区块链即已首次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被写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此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都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在市场上掀起了区块链研发与投入的热潮。从政策推动、企业加入、监管法规来看,区块链发展的脉络越来越清晰,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成为定局。
作为新兴前沿技术,区块链还没有形成强大的技术壁垒,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实际上基本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中国要在此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束缚和阻碍更小,更容易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此外,在技术、产业、人才、政策上,中国拥有良好的基础,具有快速突破的土壤。随着中央对区块链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极高定位,后续行业政策有望密集落地,标准或将加速完善,在政策、资本和产业的共振下,2020年将会是区块链与产业结合的重要年份。
[1] 中国政府网:www.gov.cn/xinwen/2019-10/25/content_5444957.htm。
[2] 中国政府网:www.gov.cn/xinwen/2019-10/25/content_5444957.htm。
Bitget举办首届“Blockchain4Youth”公益活动,助力青年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
Bitget交易所战略,Bitget多项举措推动虚拟货币行业发展
什么叫金融公司(什么叫金融公司倒闭)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创新链虚拟货币 http://www.gdmzwhlytsq.com/bibaike/361834.html